据了解,目前国家药典中只对甘草和黄芪两种中药材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查的规定,且检查的种类只有六六六、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三种。大量在生产环节使用的农药都未收录其中。去年10月份,国家药典委员会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征求意见,只是增加对人参、西洋参药材和饮片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
天地网中药材分析师段华对记者表示,由于药材需求越来越大,很多药材都在寻找人工种植的途径,农药残留问题也开始凸显起来。出口的中药材如果有农药残留或者激素,国外根本不要,而国内由于重视不到位,监管并不严格。不过,段华表示,目前中药材仍然是以野生为主,农残的问题应该不是特别严重。
“现今农业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使得化学农业模式已经从瓜果蔬菜延伸到本该治病救人的中药材,这非常令人担忧。”王婧表示。
如果将绿色和平的检测结果和欧盟农残标准进行比对的话,可以发现部分样品农药残留超标数十甚至数百倍。例如欧盟的甲基硫菌灵最大残留值为0.1毫克/千克,而在同仁堂(北京)的三七花中检出该农药残留量51.6毫克/千克,超标500倍;云南白药的金银花甲基硫菌灵残留量达到11.3毫克/千克,超标100余倍。
药业资深人士边晨光对记者表示,药店应对其售出的产品质量负责,应对此承担责任,不过,由于目前药企无法控制上游企业,这只是中药材农药残留在整个产业链往下游延伸的表现,即使是品牌药企也无法掌控。
中药材GAP管理亟待加强
王婧表示,绿色和平走访了三七产地云南文山、山东平邑等中药材产地,走访中发现,即使是经过国家食药监局总局《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以下简称GAP)认证的生产基地,也很难将GAP落到实处。
GAP为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02年发布的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的标准,其中在农药使用部分规定,使用农药时应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并选用高效、低毒,并要求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和“最小有效剂量”的标准并无执行标准和评估指标。
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官方网站显示,特安呐的三七种植基地2004年首次经过认证,2010年其GAP认证的种植面积一再扩大。不过,绿色和平检测报告显示,特安呐的三七花含有34种农药,其中禁用农药甲拌磷残留量为每千克0.77毫克;特安呐三七粉的农药残留量为19种,禁用农药灭线磷也被检测到有残留。
东方资本董事长冯彪认为,中药材需求的上涨依然是未来一大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中药材必须从根源着手,改变依赖化学生产方式,完善监管机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中药市场的稳定。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