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校企合作演绎出一曲默契的“双人舞”——丹寨县创新职业教育圆农村孩子就业梦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1-15 09:37:32  来源:  


  丹寨县探索的“校企合作”模式,被誉为全州“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示范学校。职业教育将丹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逐步确立了这个高原小城“云上丹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和产业优势。

  隆冬时节,雪花飘洒,我们走访了这座“职教名城”,在明净的校园,在忙碌的金钟工业园区,处处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

  经济转型让职教迎来春天

  1月10日上午,我们来到钟鼓楼公园,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就坐落在这座美丽的山上俯瞰全城。站在即将落成启用的新教学楼上,该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王晶晶对记者说:“从这个山脚,一直到那边的山脚下,我校总占地面积达121亩,学校目前正在实施总投资为3100万的区域性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工程。”

  记者顺着王晶晶指的方向看过去,崭新的学生公寓与教学楼相互辉映,新建的实训楼屹立挺拔......整个学校掩映在苍翠树林间,倍增修身治学气氛。

  “以前的学校只有两栋旧校舍,招生最多的年份只能招到600多人,现在学生人数增加到了2000多人,学校办学质量也迅速提升,还评上了示范性职业学校。”说到学校的变化,王晶晶难掩兴奋之情。

  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变化,正是缘于丹寨县委、县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转变。

  这就给职教带来了机遇。丹寨县职校的数控、服装、汽修等专业很有特色,帮助当地一大批农村孩子找到了就业之路。“得知这个情况,县委书记张淼曾几次到职校考察,想要在当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王晶晶说,“正是这样的考察,让张书记坚定了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该校为全县输送了12000多名技术人才。此外,学校在“校中厂”的办学模式中每年还可提供2000人次以上的培训。

  留在当地就业的学生多了

  当天下午,在金钟工业园区的兴富祥机械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生产部工人罗开富,身着工作服的他看起来格外精神干练:“我是丹寨职校学生,就要毕业了,寒假来实习,和本科生相比我多了实际操作能力,做这份工作我得心应手。”

  同是实习生的潘永昌告诉记者:“我在学校学的就是数控专业,现在兴富祥学铲花,觉得这里很好,别业后还是想留在这里上班,离家近点,方便照顾家里,而且待遇条件也不错。”

  丹寨职校将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作为“丹寨县职校数控机床实习基地”,并与县内服装厂达成协议,组织服装专业学生进行实训,将课堂延伸到工厂,让学生在实践中尽快掌握生产技术。学生在校内学习一年后,即将“教室”搬到联办企业。学生“边学边做、工学交替”直至毕业。并利用学校服装专业现有设备,为南皋服装厂进行来料加工,解决了服装厂按时完成订单问题等。

  丹寨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丹寨职校共有490人已经与县域内企业签订合同,并落实了带补贴上学,既能让农村孩子安心上学,也解决了他们放心就业的后顾之忧。这就说明了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民生。

  企业更青睐复合型人才

  兴富祥公司作为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领头羊,在机械制造加工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但遗憾的是它之前还没有和地方职业技术学校深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合作。 “由企业培训员工,和员工在学校按照既定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学习,不是一回事。”该公司总经理范虹说,“企业和学校,各自都有自己的优质资源。相对于学校,企业的优势在于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团队和能工巧匠队伍;对新技术、新工艺高度敏感;具有成熟的市场意识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而相对于企业,学校的优势则在于丰富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完善的教育培训条件以及国家对校办产业的优惠政策。”

  兴富祥公司、九鼎车辆公司两个合作项目的开展,为企业方节省了设备、场地和资金的投入,拓展了经营空间,拓宽了业务范围,扩大了经营规模,夯实了人才储备,寻求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这些在一定程度皆得益于校企合作的成功开展。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没有问题,公司的人才需求也很旺盛,后几年内随着公司的发展还可以提供千余个岗位,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中高级层次的人才。”范虹告诉记者,“我们可以向学校提供实训设备,设立‘兴富祥班’定制人才,定期委派工程师给学生授课,提供更大的见习平台。”

  采访手记:职教与经济发展的共鸣

  丹寨一行,这座正在加速崛起的县城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快速发展”四字。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给丹寨的经济社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而今职业教育的转变,也正赋予这座经济转型中的城市新的生命力。

  经济形势的转变,引起县政府职教观念的转变;政府观念的转变,带来了职校办学条件和质量的提升;办学模式的转变,又为当地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技能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共鸣。(记者 顾慧明)
 

责任编辑:邹亚平【收藏】
上一篇:雷山县加强对教育系统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
下一篇:丹寨县“控辍保学”力保一个都不能少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