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热议“大四空巢”现象:高校社会皆应反思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0-29 16:05:35  来源:  

  如何让“大四”不再成为一种现象?

  “对于学生来讲,应该以学习为主。大四出勤率低虽然也有一定的利处,毕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必要的,但总体而言,影响了学生学习,也让学校管理混乱。如何平衡学习与其他之间的关系,让大四不再成为一种现象呢?”网友“清香蒸饺”的疑问代表了很多网友的质疑。

  网友“无限能量”说:“现实总是很残酷的,如果想让学生能在大四安心地学习,一方面需要社会多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提供有助于学生可雇佣能力提高的实践课程。”

  网友“队长”说:“学生自己也应该自律,毕竟学校还是学习的场所;但是学校如果不进行根本上的改革,不能真正实施学分制,灵活处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

  操太圣指出,学校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学校教育在坚持自己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也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发出适当的调整。

  “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进行教学,会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满堂灌’显然已不合时宜,现代课堂需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操太圣说,当然,照顾到学生的现实需求是必要的,同样,引导其产生积极向上的需求更是必须的。

  桑国元也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他说,“在欧洲,这种现象并不存在,或者说并不普遍,这给我国的高校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首先,学校出台较为严格的制度,严格规定大学的学习时间;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授课教师的管理,使教师明确、细化课堂管理制度;再次,学校应完善就业服务、考验指导等工作,也要保障社会实践、实习、求职、考研等学生必需参与的课外活动时间。

责任编辑:谭德斌【收藏】
上一篇:业内人士谈大学排行榜: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下一篇:重庆楼市逐渐回暖 二手住宅均价上涨1.17%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