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出台后,记者就黔东南“三化”兴“三农”的思路和做法采访了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黔东南州委副书记杨华昌。
报告提出,贵州发展落后,从根本上看,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不同步、不协调。差距在“三化”上,出路也在“三化”上。对此,杨华昌说,黔东南州将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努力在“三化”兴“三农”促进“三个集中”中去谋划和思考。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
如何实现“三化”兴“三农”?杨华昌表示,黔东南州将以加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推动“三化”同步发展;在发展工业化或城乡统筹中,制定确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农业的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抓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农村经济;通过抓好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农民致富。
黔东南州各级党委、政府将将认真学习贯彻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发2号文件精神,结合黔东南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统筹兼顾,努力推动“三化”同步发展,走出一条后发赶超的路子。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