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17日电 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将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共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黔东南州旅游局局长范钟声介绍,黔东南州今年将按照“原真性、实用性、差异性、便捷性、稀缺性”的原则,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寨。
据了解,近年来,黔东南州组织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10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保护工程、100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拔尖人才扶助工程、100名原生态民族文化高级人才培养工程、100个原生态民族文化典型建筑保护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同时,黔东南州还积极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申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评定职称级别、在大中专院校开设原生态民族文化专业培养原生态民族文化人才和传承人,建立生态文化博物馆等多种形式,保护传承和弘扬原生态民族文化,使原生态苗侗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