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架里村的编外干部——记停洞镇架里村联乡驻村干部熊文江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1-05 10:50:27  来源:  


  熊文江是从江县文体广电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12年3月他被下派到停洞镇架里村当驻村干部。驻村工作半年多来,他一边积极走村窜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一边积极为架里村经济发展东奔西跑,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都亲切的说他是:“不是架里村的架里人”。

  熊文江清楚地知道,从机关干部到驻村干部,不仅是简单的身份转换,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尽快完成工作角色的转变,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

  为此,从入村工作的那天起,熊文江便将摸清村情理清工作思路作为首要任务。驻村期间,为了不耽误当地村干部的生产生活,他便独自一人住进了原停洞区架里小乡的旧政府办公楼里。就这样,架里村便多了一位不在编的村干部。在村里安顿好后,为了尽快熟悉村情,熊文江一方面积极走村窜户,深入农户家中与老百姓拉家常、交朋友,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虚心向群众请教;另一方面积极向镇里包村干部了解情况,查阅镇村相关资料,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掌握镇情村情,及时理清工作思路,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面对架里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的村情,熊文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加快村级经济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架里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熊文江首先指导村“两委”完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和“议事”规则,通过多次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党员、寨老、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广纳社情民意,与群众共同商发展大计,理清发展思想,找准发展定位,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由于常常走村入户与群众座谈,并多次在村里组织召开群众会议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主动与群众商讨村级经济发展问题,架里村的群众都很熟悉这位县里下派的年轻驻村干部,有时一些群众十分不懈地问:“熊哥,你既不是我们架里村的人,又不是停洞镇的干部,没有必要天天为我们村的发展这么操心吧?”面对群众的不理解,熊文江总是笑着回答:“县里面安排我驻架里村,我也就是架里村的一员,让大家尽快实现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白天到镇里的农业技术部门或上网查阅产业相关资料和市场信息,晚上走村窜户与群众交流,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子。

  在熊文江坚持不懈努力工作下,村民们便慢慢的理解了这位驻村干部的良苦用心。无论是村干部还是党员群众,大家都被熊文江的工作责任心所感动,广大党员、群众的工作热情也被动调了起来,就连一些以前从不关心村里大小事的群众也开始对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在取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熊文江和架里村的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县里和镇里的支持,创建了该村有历以来的第一个产业示范基地:300亩的太子参示范基地。按2012年亩产115公斤太子参(干品)计算,全村300亩太子参产量可达23000公斤;以当前产品市场价格每公斤200元计算,年产值达460万元,太子参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经。

  “为架里村群众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是熊文江给自己驻村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熊文江给架里村群众的承诺。

  为了实现的一诺言,他积极为架里村争取建设项目。目前已落实了86口节柴灶总投资5万元的建设项目;资助架里小学3000元的“六·一”活动经费,实施了架里村“村村通广播工程”及购置了自来水维修设备一套等。下一步熊文江还计划通过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启动实施村委活动室维修工程和实施架里村“一事一议”步道硬化工程等项目,以实际行动来践行一名驻村干部的诺言。

  为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熊文江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架里村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积极引导架里村本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加强民间交流,增进村寨友宜”的原则,并于2012年8月31日成功举办了由来自停洞、下江、往洞等乡镇的10个村的苗歌队参加的“首届架里苗族民歌会”。为确保苗歌会举办取得圆满成功,作为驻村干部的熊文江除了积极向上级有关单位和部门争取到16800元的活动经费外,还亲自参与了活动的组织、策划,为保护民间文化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尽到了一名基层文广工作人员的责任。(崇轩)


责任编辑:yangyi【收藏】
上一篇:开发区国税局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践行雷锋在国税”党组中心组学习大讨论
下一篇:凯群莉副市长到三棵树督查创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