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麻江人的水上骄傲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0-11 09:59:17  来源:贵州都市报  


  青青山下少年郎,独竹一去江水长。烟波浩柳人何处?摇橹打桨并船归。

  贵州的风景大致能分为两种。一种是远处的山,山下层层叠叠的梯田,每到秋季,看谷穗金黄,被风一吹就卷到了天边;一种是碧绿的湖水,翡翠的色彩,因为海拔落差的缘故,处处可见山谷间的小瀑布,非常秀丽。然而,作为黔东南西入口第一重镇的麻江下司却是另一番景象。

  依水而建的吊脚楼,家家有船,人人打桨。自嘉庆13年(公元1808年)被辟为商埠,下司在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成为黔中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有人说,水和经营是埋在下司人血脉里的东西,下司人通晓水性,致富有道,而两者相结合造就了下司蓬勃发展的水上运动 独竹漂、龙舟。

  独竹少年

  “独竹漂”项目本源于遵义赤水一带,却在下司发扬光大,清水江上一根根绿色的独竹,早已成为下司旅游一道绝妙的风景线。而“金鸡独立”“燕式平衡”“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十多个表演动作,让人在叹为观止的同时想到金庸古龙笔下罗袜生尘的武林高手“实在是太厉害了!”第一次见状的国家体育总局民族体育文化采访小分队成员们也不由地吓了一跳。

  18岁的胡朝贵和20岁的贺寿勇是这个项目的佼佼者,两人均代表贵州参加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且包揽了独竹漂100米直道竞速,200米直道竞速的第一、第二名“如果没有独竹漂,我现在一定还在玩,也许还会出去务工吧。”如今就读凯里学院民传专业的胡朝贵毫不掩饰独竹漂给自己人生带来的巨变。

  最初因为兴趣爱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那是2007年的6月,独竹漂刚刚从遵义引进,训练用的也还是楠竹。想着来试试,却因为天赋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临时组队是因为要备战16日的贵州省独竹漂竞速赛,当时州体育局领导给予要求;“三天能站起来,六天能划走,十天能参赛。”而胡朝贵和贺寿勇只花了1-2天就在独竹上站了起来,另外速划竞技训练讲求身体的协调,站在竹上需要技巧,比赛中需要耐力。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命中注定,没有比胡朝贵、贺寿勇更适合独竹漂的人了,于是兴趣渐渐地变成了专业,尽管尚在凯里学院读书的两人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打算,但独竹漂会一直继续下去。

  龙舟踏鼓

  若说独竹漂胜在“一苇渡江”的美丽,那么龙舟则是清水江里热情而喧闹的主题。龙舟的历史悠久,是群众基础最好最广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在麻江县龙舟队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据龙舟队队长文朝汉介绍,龙舟队三分之二成员姓文,皆来自位于下司镇南7公里处的仫佬族龙里村。

  开门见水,出门行舟。长期以来,秀美的清水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水上技能。60岁的老舵手文廷友是龙舟男队中年龄最大的选手,从1982年开始划龙舟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如今儿子、媳妇都是龙舟队里的主力干将,这让老人十分欣慰。掌舵是为了保证龙舟的方向,朝着直道滑行,少走弯路,文廷友的舵还会继续掌下去,因为每次比赛只要文廷友压舵,后辈们就像吃了定心丸,划起来也特别有劲。

  除了舵手,鼓手也是龙舟队里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学生时曾是体校短跑运动员的赵元丽现在是麻江县女子龙舟队的鼓手兼队长,遇上教练不在的时候,还要兼任半个教练。因为龙舟是极需体能的运动,比赛时是否整齐划一,往一处使劲,鼓点的节奏很重要,因此鼓手需要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文廷友一样,赵元丽的一家三口也都是麻江县龙舟队的队员。平时是民,战时是兵,赵元丽直言,很想成为专业龙舟运动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这项运动中。“因为龙舟比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条件,不但有经济奖励,回到家乡还像贵宾一样被接待。如果说龙舟给我的人生带来了什么变化,那就是活得更自信了。”

  要致富划龙舟

  自2004年以来,麻江县龙舟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赛事,共获得金奖42次、银奖20次、铜奖28次。其中在2011年9月10日至18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传统民族运动会上一举夺得所报比赛项目的12个一等奖,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优异的比赛成绩,成就了麻江县龙舟队员的致富之路。按照省里对九运会冠军奖励5万元(每人)计算,麻江县龙舟队一共领取了奖金800余万元。作为龙舟队主力军的龙里村,家家户户都盖上新房,过上了好日子。“要致富,划龙舟。”一时在麻江县广为传播,经济上的激励对于龙舟运动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论男女老少都想一试身手。当然,此时的麻江龙舟队已经是层层选拔,形成了一条自上而下的人才考察体系。

  自2007年启动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最终落实到麻江县民宗局、体育中心、教育局共同协办,把小龙舟训练带入下司民族中学的体育教学课堂和课外活动中。从初一年级开始培训,每年龙舟竞技训练都有集训计划和训练方案并制订有详细的天训练和周训练计划。为了能连续培养水上运动人才,学校还向县教育局申请成立高中部。因为体能好、学习能力强,年轻的学生在毕业后很有希望选入麻江县龙舟队,而龙舟比赛所带来的上升空间,已经成为学生文化课学习以外的另一种出路。2008年下司民族中学的4名龙舟队员一举被选入贵州省皮划艇队,成为了专业的竞技运动员。

  金牌教头

  就在麻江县龙舟队辉煌战绩,耀眼光环的背后,总还有一些人和事需要记录。

  早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的谢翔云是这条金牌龙舟上的总教头,为人低调沉稳,但说起话来又见其性格中的洒脱。要知道,一开始谢翔云只是代表县体育中心为龙舟队送经费的工作人员,那时候龙舟队的总教头是位值得尊敬的老体育委员。谢翔云每隔一两周就要来送些伙食费,每次到来也总会站在堤岸上看一会儿。“总归是有心人,时间长了,来看的次数多了,心里就会有些想法。因为训练中存在一些问题,龙舟队在全国比赛中的名次总也上不去。”谢翔云直言不讳。

  世间自有因缘在。后来老体育委员因为痛风不得不离开龙舟队时,谢翔云自然接过教鞭。可当了教练才知道带队的艰难,因为每个体育项目都有自身的内在规律,龙舟队最大的问题是人数多,队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何在比赛中能做到高度统一,成为带队成败的关键。在谢翔云看来,少数民族对于龙的文化信仰,使得他们对龙舟的接受度很高,而“物质+精神”的奖励又使得每个队员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人心安定,自然越做越想做,一个项目才能发展起来。同时,出身体校使得他能广泛借鉴田径等不同体育项目的经验,科学训练,最终让麻江县龙舟队走上了“民族体育训练也可以讲求科学性”之路。
 

责任编辑:yangyi【收藏】
上一篇:天柱“阳光采购”节约资金首破亿元
下一篇:锦屏第三季度引进项目14个签约资金36.5亿元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