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牢记传统励斗志 典型感召激动力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9-13 10:59:2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牢记传统励斗志 典型感召激动力

——从江人武部承载传统建新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使命拼搏的从江县人民武装部,在六十年风雨历程中,在新时期全面建设中,弘扬传统砺斗志,开拓进取建新功,创造了无愧时代的辉煌业绩,是黔山秀水人武战线的一面旗帜。先后涌现出了受到毛泽东、邓小平亲切接见并被原昆明军区授予“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荣誉称号的原部长吴兴春,以及由毛泽东亲自授枪的优秀少数民族女民兵代表梁松美等重大典型,形成了“忠诚于党、爱军精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光荣传统。近年来,官兵们以传统砥砺斗志,以使命激发豪情,书写了省军区部队爱党爱军的崭新篇章。



从江县人武部部分荣誉展示

  “忠诚履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倾心为民”是从江县人武部特有的光荣传统。一茬茬的英雄模范人物,在从江这片热土上矗立了伟岸身躯,并被赋予时代内涵,为人武部学典型、颂典型、比典型增添了不竭动力。

  俯首甘为孺子牛

  提到从江县人武部,不得不提到已故的原部长吴兴春。“扎根山区、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服务苗侗人民”的吴兴春精神,一直是从江人武部独有的精神财富。

  吴兴春,1931年生,安徽凤台人。1952年至1965年,吴兴春先后任从江县贯洞区武装部参谋,加鸠区武装部长,县人武部助理员,贯洞公社武装部副部长,县人武部科长,县人武部副部长,县人武部部长。吴兴春长期在艰苦地区,与苗、侗群众同甘共苦,为密切群众关系,志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学习苗侗语言,引导群众扶犁耕田,改变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被群众誉为“苗族、侗族的好儿子”。

  1953年,吴兴春调到全县最边远、最偏僻的苗族聚居地区——加鸠去工作。吴兴春像战士听到进军号一样,接到命令立即背上背包,直奔加鸠。刚刚冲破封建制度枷锁的苗族人民,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贫穷落后生活。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人拉石犁,牛却被视为“神牛”,只用来斗牛“祭祖”。落后的生产方式,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形势,吴兴春耐心说服了群众,训牛犁田,他办起训牛训练班,冒着危险亲自训牛。从来没有干过活的牯子,似野牛一般乱蹦乱跳,令人望而生畏,吴兴春经常被摔得鼻青脸肿,但他毫不退缩,终于把鼻圈穿上了牛鼻子,使“神牛”乖乖地拉起了铁犁。加鸠的群众开天辟地第一次摆脱了人拉石犁的枷锁,使生产力大大提高,当年这个互助组就增产38%,成为全县的先进模范。

  1963年昆明军区为吴兴春记一等功,同年9月,吴兴春同志作为昆明军区积极分子代表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见,1964年3月授予吴兴春同志“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称号,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国人民武装干部向吴兴春同志学习,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撰写“像吴兴春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章。1987年7月,吴兴春出席全国英模代表大会受到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1963年9月,周恩来总理和副总理陈毅接见昆明军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时与吴兴春亲切握手(资料图)



1987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接见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时与时任凯里军分区司令吴兴春亲切握手(资料图)
 

  吴兴春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他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了从江人武部官兵的脑海中,而他“扎根山区、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服务苗侗人民”的精神也一直延续着。

  巾帼不让须眉

  9月11日,记者采访到了侗族女民兵英模梁松美。75岁高龄的梁松美老人,一头花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回忆起当年参加民兵连的情景,如数家珍。
 



梁松美老人接受记者采访谈起当年民兵工作如数家珍
 

  梁松美1937年7月12日出生于贵州省从江县原贯洞区龙图乡。受当时社会和民族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少年时间的梁松美从未上过一天学,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政府的帮助和号召下,进政府组织的夜校读书,学习文化知识,并在政府的组织下积极参加当地侗戏学习班学习侗戏,成为当地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唱侗戏的女性。这也为其后来成为典型打下扎实基础。

  1960年下半年,梁松美作为县区民兵代表,到省军区参加民兵训练表彰大会并在会上作为先进分子发言,同时在会上被作为全国民兵先进典型选上北京参加全国民兵英模表彰大会。

  “去北京之前,我在省军区集训了一周,然后乘座4天4夜的火车到达北京”,梁松美老人清楚的记得,为满足代表们提出的要求,毛泽东主席在表彰大会上当场给英模代表们一一授枪并合影,还单独与少数民族的代表合影,那场面那情景时隔半个世纪后让老人还记忆犹新。目前梁松美所获赠的步枪已被“中国民兵陈列馆”珍藏。

  载誉归来,梁松美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全县9个区,利用自身模范调动了全县民兵努力工作扎实战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劳动间隙组织民兵学习宣传党的政策和时事政治,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利用农闲时按照民兵训练计划严密组织训练,当时的训练场即是民兵们的练兵场,同时也是学习场、劳动场和娱乐场。

责任编辑:liuchengyu【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四力”助推民族教育发展
下一篇:2012年全州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会在凯里召开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