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每周人物 杨海龙:敬业不言苦 青春谱华章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1-19 09:27:12  来源:  

在剑河县边远贫困的苗族村寨,有一位爱岗敬业的教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会责任;他改变了村民重男轻女和“女孩读书无用”的思想


杨海龙

  在剑河县边远贫困的苗族村寨,有一位爱岗敬业的教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会责任;他改变了村民重男轻女和“女孩读书无用”的思想,他让白闹小学摘掉了“和尚学校”的帽子,让所有适龄儿童和超龄孩子有书读。他顾不上年过六旬、体弱多病的父亲,顾不上负载累累的家庭,毅然将自己微薄的收入给贫困学生垫付学费;十年如一日,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曾想过离开;他自掏腰包为学校购置上万元教学设备,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修建一栋教学楼,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他,就是把学校“背”进大山,在剑河县久仰乡白闹小学任教十年之久的80后教师,贵州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杨海龙。

  用我百点热 为你点亮新航道

  白闹村,剑河县久仰乡最边远最贫困的苗族村寨之一,140多户700多人,距乡政府30多公里,山高路陡,交通闭塞。1999年在这里任教40多年的张老师退休后,白闹小学就没有老师,教育部门不得不聘请了本村两个初中生代课,2001年,白闹村分来了有史以来第一位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可是不到一年就调走了。在白闹村,多数村民重男轻女和“女孩读书无用”思想比较严重,白闹小学开设有一、二年级两个班不到30名学生,村里有近百名孩子没有入学,而且白闹小学因为没有女孩读书被人戏称为“和尚学校”。

  2002年9月,杨海龙老师来到了白闹村。在初步了解情况后,经过杨海龙耐心的家访、劝学,到2003年秋季,学生人数增加到了96人,摘掉了“和尚学校”的帽子,入学率从40%提高到99%。不仅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并且超学龄的孩子也都来读书了,最大的有18岁。上百名学生,就杨海龙一个老师,语文、数学、品德、自然、音乐、美术等各科他全部包揽,一个星期上60节课。

  一年下来,杨海龙的嗓子哑了,身体也瘦了,就快撑不住了,这时,他想到了女友谭菊芬,在他的极力游说下她来到了白闹小学,开始是义务支教,后来教育部门聘她为代课教师,直到2006年。连续几年,全校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总分比乡里其它学校高出10多分,他被县、乡人民政府连续三年评为优秀教师。说起杨老师,村老支书徐再明和群众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敬业不言苦 路遥山高水更长

  杨海龙家境并不宽裕,父亲年过六旬、体弱多病,为治疗老人的病,家里负债累累。每月千余元的工资,可几年来他为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垫付学费3000多元,自掏腰包为学校购置教学设备上万元。老教学楼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修建一栋教学楼是杨海龙最大的愿望。2005年,通过朋友牵线搭桥后,一位好心的上海人被杨海龙的事迹所感动,经过实地考察后,当即捐款13.5万元援建白闹小学。爱心款项到位了,可面临的问题是:村里不通公路,所有建材必须从10里远的公路边“背”进去,杨海龙找村干商量,村民投工投劳,把钢筋、水泥等“背”进大山,经过村民的齐心协力,一栋两层楼6间教室的教学楼终于在大家的汗水中拔地而起,那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村民们最引以自豪的象征。

  杨海龙的事迹,感动了新闻媒体,《南方周末》、《工人日报》、《劳动时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2008年10月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香港新世界集团发起的“大山里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在获奖那一刻,杨海龙说:“尽管这里山多高,路多远,生活多么艰苦,我也不曾想过要离开,因为这里的群众需要我,孩子们更需要我,我还要加强对教育教学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将我的一生献给党的基层教育事业,献给山里的孩子”。

  由于工作需要,今年9月杨海龙老师调入巫留小学工作,10月荣获“贵州省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廖 飞:体育要走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下一篇:每周人物 刘荣光:命长不怕家乡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