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世博·西江论坛专家学者畅谈城乡互动发展(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3-23 09:15:45  来源:  

 

世博·西江论坛 专家学者畅谈城乡互动发展(图)



    本港讯 (通讯员 杨贵平 记者 李丽娟 杨骥 廖强 )3月22日下午,参加上海世博西江论坛的专家、学者、官员、寨民等一起高兴的围坐在西江中学,开展了一场以“城乡互动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访谈。让公众更深刻的理解“和谐城乡互动发展”这一主题。

 

    参加这次访谈的嘉宾有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松、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州长李飞跃、路透社金融分析研究院沈燕、环球时报中文版、英文版副总编段静涛、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张晓松、好景文化总经理陈铱民、苗族寨老侯天祥、苗族少女汪蓉蓉。同时,全体与会媒体记者在媒体区就座。

 

    访谈以乡村旅游与原生态文化保护、进一步推动城乡和谐互动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松,针对如何处理好乡村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权衡问题向大家谈到;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旅游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旅游业当中针对旅游业的发展与原生态生活的公平利益问题是相当关键的。我们一定好要懂得什么是文化的尊重,文化的尊重是指一种文化背后的深厚了解,它不仅仅表现于唱歌、跳舞这些简单的内容,还包含了非常缺失的人与人之间、社区社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过多的去强调表面艺术,而应该是旅游发展在不打破原生态文化底蕴的情况下得到发展。要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环球时报中文版、英文版副总编段锦涛谈到,西江能保持这样的美,本身就是苗族人民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结果,这样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社区与社区的相处,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旅游开发过渡性对美丽西江的破坏,贵州把西江作为一张名片来打,应该加大对西江的宣传把省外以及国外的游客都吸引到西江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认识西江。

 

    路透社金融分析研究院沈燕和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张晓松对如何保护好原生态山村这个问题向大家简明的谈到,这个问题概括的说就是十个字:“简单就是美,淳朴就是真”。我们应该在对商业的引进过程中注重要做好对原始生态的保护与传承。我们的遗产是几千年来世世代代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人与祖先的发展。城乡互动指的是城里人与村里人,东道主与游客的互动,只要弄清并做好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关系,相信这个问题就会的到很好的解决。

   

    最后,西江苗寨的寨老侯天祥老人激动的谈到,西江苗寨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这些年来村里的村民都做起了自己的小买卖,过上了宽裕的生活,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让我们知道保护好西江的原生态建设以及古朴特有的民俗来吸引广大游客是多么重要有意义的事。苗族少女汪蓉蓉也自豪的说道,自己从小就接受苗族教育,比如:苗语走进课堂,芦笙班的开设,苗族飞歌班,等,这样在与人沟通上就不会丢失自己原本的原生态的“价值”。让自己轻松快乐的把自己的美和苗家特有的分格展示给世人。

 

    通过这些专家、学者等对就乡村旅游与文化保护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推动城乡和谐互动发展问题向大家作了详细而深刻的讨论。并对各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了全面回答,让公众更清楚的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让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保护好我们美好的原生态家园,让乡村旅游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得到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dreamlak【收藏】
上一篇:22日起全州自北向南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阵雨
下一篇:贵州专场——“侗歌声声”亮相京城(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