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面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监管技术保障水平,牢牢守住食品和药品安全两条底线,为该州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实基础,提升机构整合效能,适应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需求。一是加快推进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汇同编办、质检等部门,在全省率先完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职能及人员、设备、技术等资源的全面整合。同时,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加挂州特色食品药品研究所牌子,增加“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特色食品、药品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等职责。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检测机构建设。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积极争取并获得中央补助建设资金2150余万元,为该州添置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拓展项目,提升检验检测能力,适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技术需求。一是积极扩展检验检测项目。加强与省、州质监部门沟通,重新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进行审核,共完成214个产品,486个检验检测参数的认定工作,较机构整合前增加了214个产品、63个检验检测参数。2017年,被评为全省9个地州(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中唯一一家能够承担省级食品监抽的承检单位。二是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活动。2017年,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等相关部门组织的14个食品药品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项目,结果均获满意评价。三是扎实开展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按照监抽任务,周密部署、细化分工。2017年,完成食品检验1147批次、药品检验716批次。在全省承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委托检验任务考核中,该州被评为优秀等次。
增强科研,完善检验检测标准,运用科研成果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一是积极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完成2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主持起草完成贵州省地方标准3项;参与起草完成黔东南州地方标准10项,标准均已发布实施;主持起草完成企业标准7项,均通过省卫计委备案并发布实施。二是认真开展中药标本研制工作。2017年完成制作中药材标本5瓶、蜡叶标本87份,目前,该州检测中心存列各类标本达4794份,中药标本研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该州申报制定的《鱼酱酸调味料》(食品产品类)和《鱼酱酸调味料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规范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项目获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打破了黔东南没有自主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历史。同时,4项科研课题获州级科技项目立项,完成研究9个新增饮片质量标准、1个新增药材品种和8个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
强化合作,搭建立体交流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综合提升检测能力。一是强化“政校合作”,提升检验检测能力。2017年,该州检验检测中心与凯里学院共同完成的“凯里酸汤系列产品关键技术及发酵设备研究”项目荣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二是强化对口帮扶,学习借鉴同行先进经验。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达成对口帮扶协议,建立“学、教、研”共生关系,加强科研项目合作和开展科研成果共享。三是强化产研合作,实现生产力和检验检测能力双提升。与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凯里明洋食品厂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充分发挥检测优势力促企业稳健发展。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