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年跋涉8月CPI再到2% 未来猪肉等价格仍将上涨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9-11 10:34:04  来源:贵州商报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0%,环比上涨0.5%。时隔一年,CPI同比涨幅重回“2”时代,肉蛋菜在8月份发力。业内人士分析,年内物价温和上涨态势不变,达到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预期全年CPI涨幅3%左右”的目标压力不大。

  肉蛋菜“发力”日常消费支出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食品类商品价格环比上涨1.6%,远高于其他商品。猪肉、鲜菜、鸡蛋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54个百分点,超过8月CPI环比总涨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8月份猪肉价格连续第四个月恢复性上涨,环比涨幅为7.7%,影响CPI上涨0.25个百分点。

  由于部分地区高温、暴雨天气交替,影响了鲜菜的生产和运输,鲜菜价格环比上涨6.8%,影响CPI上涨0.21个百分点。

  受国庆节、中秋节即将到来,以及院校开学前的备货需求旺盛的影响,蛋价环比上涨10.2%,影响CPI上涨0.08个百分点。8月下旬以来,全国鸡蛋均价甚至超过每斤5元。

  其中,猪肉、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9.6%和15.9%,合计影响CPI上涨1.05个百分点。在肉蛋菜的带动下,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消费者日常支出有所增加。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区各超市、农贸市场里,猪肉均价较去年同期贵出2元左右。上海市民王正刚估算,他家猪肉的消费每个月比去年多了近100元。

  相比之下,非食品类商品在8月份表现平稳,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交通和通信、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6%、0.2%和0.1%,拉动非食品商品环比下降0.1%。

  市场调节、季节性影响是食品上涨主因

  主要食品价格叠加“发力”,使得8月份CPI同比上涨2%。继去年9月以来,CPI涨幅首次进入“2”时代。食品价格的变动,既与市场自我调节有关,也源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经历了两年多的大幅下跌,猪肉价格仍在修复调节之中。不过,猪肉零售价格涨幅及批发价格、生猪价格已开始平稳。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猪肉价格涨幅明显趋缓;8月下旬以来,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统计,猪肉价格从最高时的每公斤23.45元,回落到22元多;山东高青县高城镇致富养猪场负责人耿小强也介绍,近一个月来,该地区生猪价格并未出现明显波动。

  多地鲜菜价格走高,和气候影响有密切关系。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经理隋玉美介绍,当地菜价走高一是因为本省及地产菜进入季节性生产淡季,市场供应量大幅减少,影响菜价抬升;二是8月份降雨频繁,特别是北方省份出现持续性较强降雨,使得蔬菜产量受损,各品种收购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带动批发价格出现跟涨。

  与之类似,在上海地区,受高温天气蔬菜不易保存,及高温、多雨天气交织不利于蔬菜生长和运输的影响,青菜、鸡毛菜、芹菜、菠菜等叶菜价格相较7月份及去年同期,均明显上涨。

  “火箭蛋”再度来袭,更多与季节性需求有关。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总编刘心田分析,春季新补栏蛋鸡8月下旬逐渐进入产蛋高峰期,蛋源短暂性紧张局面得到缓解;但中秋、国庆佳节临近、大中学校开学等因素,促使学校、食品企业备货需求旺盛,蛋价再度蹿高。

  未来食品价格仍将是主导CPI的因素

  8月CPI同比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达到了年内新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认为,未来几个月,食品价格仍将是主导我国CPI变动的主要因素:猪肉价格总体持续上涨,蔬菜、鲜果等时令性强的主要食品价格在季节波动中上涨。而非食品价格将基本保持平稳,燃油及石油制品相关产品价格将下降,商品房销售回暖带动相关的商品消费可能增长。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也认为,尽管未来猪肉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但仅作为居民消费的一部分,猪肉价格上涨并不能引起物价大幅上行。同时也应关注,进入四季度蔬菜、鲜果等价格季节性变动与猪肉价格的上涨叠加,使得未来物价同比涨幅可能会比前几个月高一些。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前几个月CPI涨幅较为温和,预计未来数月物价总体温和上涨,因此,全年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几成定局”。

  “总体来看,预计未来部分月份同比涨幅可能高于2%。但实现全年CPI涨幅在3%左右的目标并不会有太大压力。温和的物价运行也为宏观政策调控留有空间。”连平说。

  -新闻分析

  工业发展缺乏动力

  CPI、PPI背离趋势愈加明显

  据统计局发布数据,8月份,CPI同比上涨2%,为2014年8月以来最高水准;PPI则同比下跌5.9%,为2009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在业内人士看来,两者的背离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变化,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加的同时,制造业趋于疲软。需要注意的是,与服务业相比,国民经济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在降低,因此制造业下行对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弱。

  国家统计局9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为去年8月以来最高水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5.9%,为2009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并为连续第42个月下滑。

  分析表明,当前CPI指数大幅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推动所致,而此上涨趋势还将延续一段时间;PPI连续下行,表现出工业发展缺乏动力,货币政策接下来的走向尚不明朗。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学良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两个指数各自反映的产品结构不同,CPI主要由食品拉动,而PPI反映的是工业品的价格走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制造业)趋于疲软,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增加。“CPI与PPI背离趋势愈加明显,原因主要是CPI指数与当前经济形势并不完全吻合,而是由于一些自然的原因出现了“异动”,但PPI持续下跌反映的是当前制造业面临下行压力。”赵萍说。

  对PPI数据下行体现出的工业发展乏力,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指出了另外一个理解角度。“随着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和增速都低于服务业,国民经济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在降低,制造业下行对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减弱。”赵萍说,“与此同时,PPI虽然表现为工业品价格水平下降,但并不能仅凭该指数判断整个社会的价格走势。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价格对整个社会价格走势的影响会更大。”

  为保持充裕流动性、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经四次降息、三次全面降准和一次定向降准。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不会为一些经济指标的短期波动而起舞,但也不会掉以轻心,而是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

  有分析认为,虽然8月CPI涨幅已经达到2%,但仍“温和可控”,未来货币政策宽松取向未改,降息降准仍可期待。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即便今年后4个月CPI都保持3%的水平,全年水平也远低于通胀警戒线,因此“对货币政策没有影响”。法国兴业银行分析也认为,中国CPI上涨“不会对财政和货币宽松构成约束,因为这主要是受猪肉价格上涨所推动的,猪肉涨价反映的是供应短缺而不是需求增加”。

  刘学良则认为,8月CPI涨幅超出预期也会导致短期内宽松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变小,“对投资的促进力度也会随之变小。工业制造的推动力本身就弱,接下来可能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消息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苹果举行秋季发布会 吐槽归吐槽“6S”还要买
下一篇:两小时就收到800元谢师话费,老师叹息越来越怕过教师节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