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女护士震区被困10小时获救:嫁人就嫁兵哥哥(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8-08 11:14:12  来源:云南网  


李美仙被困10余小时获救


图为李美仙被从废墟救出的瞬间 张泽文 供图


6日,李美仙来到营地感谢救命恩人

  在地震灾区的废墟中,虽然充满着悲伤,但一个个奇迹不断被创造,一个又一个感人瞬间在上演——获救女护士在向解放军表示感谢时称自己找另一半就要找个兵哥哥。

  护士李美仙

  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6日,获救女护士来到陆军第14集团军某旅工兵防化营位于龙头山镇的宿营地感谢救命恩人,她说:“通过这次地震,让我恋爱有了方向,那就是找像你们一样的‘兵哥哥’!”

  到营地感谢救命恩人

  6日上午,鲁甸县龙头山镇卫生院的护士李美仙脸部在地震中受伤,但还是显得很漂亮。她来到陆军第14集团军某旅工兵防化营位于龙头山镇的宿营地,紧紧握着桥梁筑城连指导员陈波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4日凌晨4时,当救援队刚到达震中龙头山镇,就看到有群众跑过来,向他们求救:“解放军同志,赶快救人啊,前面废墟下还有活人。”

  当听到废墟下还有人活着,官兵们立即携带生命探测仪、液压钳等专业地震救援工具,赶到龙头山镇老街废墟,展开救援。

  被困十余小时呼喊“救救我”

  这是龙头山镇卫生院四层高的楼房,地震使一楼和四周倒塌,其他楼层也岌岌可危。幸存者是毕业于昭通卫校的24岁女护士李美仙,她正位于一楼废墟的一个角落里。多次参加过地震救援的指导员陈波知道,与完全倒塌楼房的废墟不同,在这样的环境开展营救危险系数极高,尤其是震后余震频频,楼房随时有再次倒塌的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哪顾得了那么多。他们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利用生命探测仪开始作业,很快地确定了幸存者所在的大概位置。

  然而,当官兵们往下开辟救援通道,打通了一层后,发现由于楼板叠错,打通难度大,且有再次倒塌危及幸存者生命的危险。他们立即调整方案,从一侧打开通道,再从侧边横向营救幸存者。

  在打开第一条通道后,指导员陈波钻进废墟里,清理通往幸存者方向的瓦砾。然而,他发现,已被困在废墟里十多个小时的李美仙心里极度害怕恐慌,不断地喊着:“救救我,快救救我……” 陈波告诉李美仙:“你在下面不要乱动,保持冷静,我们很快就把你救出来!”

  劫后重生的感恩与快乐

  就在陈波进入废墟不久,在他头上本已严重倾斜的楼体突然晃动起来,一块砖头“啪”的一声就掉在不远处。余震,救援小组迅速外撤。“真险啊!”大家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5分钟后,官兵再次冲进废墟。

  不时的余震,这让李美仙更加感到死亡的威胁,说话毫无力气。官兵们边轮流钻进废墟里开辟逃生通道,鼓励她勇敢面对困难,边与李美仙谈人生、谈理想,甚至开起了玩笑。李美仙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积极配合救援行动。

  早上7点半,经过官兵们全力营救,李美仙终于钻出了废墟。

  现在,李美仙一脸充满幸福的笑容,那是劫后重生的感恩与快乐。她笑着告诉官兵们:“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军人身上具备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富有爱心等优点,要找‘白马王子’,就找像你们这样的‘兵哥哥’!”

  救援队员耿昭雄

  等完成任务

  给逝去的亲人上炷香

  6日上午,鲁甸地震重灾区火德红镇南筐村,正在进村入户的陆军第14集团军某炮兵团指挥连上等兵耿昭雄用一口纯正的当地话,招呼群众。

  鲁甸地震发生后,耿昭雄所在的部队奉命赶到火德红镇执行抗震救灾任务。耿昭雄的家火德红镇银场村,那里也是受灾区。他很快从遇到的亲朋好友口中得知,在这次地震中,家里房屋变成危房,外婆和一个表妹不幸去世,另一个表妹也重伤在医院救治。

  面对近在咫尺的家,他强压心中的悲痛,没有向连队提出回去看一下,一心投入救灾。附近的王家坡村由于地震导致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连队接到通报,那里的堰塞湖边可能还有幸存者。

  连队立即挑选16名体能强、水性好的骨干,抓住48小时生命救援黄金期实施生命救援。得知消息,耿昭雄主动申请参加,他说:“周边的地形道路我十分清楚,我要参加这次执行任务。”作为突击队里惟一的一名义务兵,耿昭雄既是冲锋队员,又是向导。他带领搜救小分队进入堰塞湖区,每到一个点位,都要采取水面观察与登岸搜索相结合的方式,水陆同步、逐段逐片,全面覆盖,确保不漏过一个死角。

  前天一大早,下游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南筐村有64户人家,其中23名老人需要往上游转移。连队接到任务后,耿昭雄又一次主动请缨,一定要参加执行任务。到了村里,他们搭好安置灾民的帐篷后,立即去一户户人家做工作,帮助他们转移到上游海拔高的安置点。有的老人说:“我在这住了一辈子,哪儿也不想去,要死就死在家里吧!”关键时刻,耿昭雄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用当地土话反复做工作,很快就说服了老人。

  “家里遭受了很大的变故,却只字不提,一心扑在救灾中!”连长杜海涛得知消息后很难过,他介绍尤其在进村入户的救援工作中,耿昭雄发挥了自己是当地人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提高救灾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救灾现场,耿昭雄告诉记者,连队得知他的情况后,专门批准他半天假回家看看,但这两天连队救灾任务太重,他计划过几天再回去看看,给逝去的亲人上炷香。

  120急救车驾驶员罗志坤

  干的就是“救命”工作

  得打起精神来

  早8点至晚8点,24小时待命,是鲁甸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车组组长罗志坤和他的同事们平常的上、下班时间。

  对很多人来说,如此长的工作时间已足够难忍。可因为地震发生,罗志坤和同事的工作时间被再次拉长——从地震发生到5日凌晨,44岁的罗志坤没有休息过一分钟,医院、灾区来回跑,他不知跑了多少趟,“记不清了。”

  在鲁甸县人民医院,罗志坤开急救车已有20年时间,此次鲁甸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将一名新生儿从县医院转去昭通市区的路上。之后,他接到领导电话,在将婴儿送到医院后,他马上赶回医院。

  第一趟是火德红镇李家山村,那里,一名老人被自家房屋压到,浑身是伤。可一路上堵车严重,加之余震不断,山上碎石不停掉落,路上塌方四处可见,罗志坤的车辆只能缓慢前行,平日里40分钟左右的车程,那趟,他足足开了两个小时。幸好,老人虽伤势较重,但无生命危险,这让罗志坤稍微松了口气。

  这趟跑完天已渐暗,罗志坤又匆匆赶往下一个救援地点,直到5日凌晨,在医院领导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回家歇息。此时,他已经连续工作40个小时。

  前日一天,在灾区和医院之间,罗志坤足足跑了9趟,“如果不堵车,跑得趟数肯定更多。”他说,平时四五十分钟左右可以到达灾区,“这两天因为路况差,有时一趟要跑将近两个小时。”

  这两天送伤者,罗志坤最大的感受就是:“心急啊!可也不知道说啥!”“每次,看到伤者被抬上急救车,然后痛得在车里哭,我就很难受,就希望能早一点能把他们送到医院。”

  鲁甸县人民医院共有7辆急救车,这两天跑的山路太多,两辆已跑了十几年的急救车经不住折腾,坏了,只剩下5辆车救人。“没办法,只能尽量多跑。”罗志坤说。

  “司机,快,转院!”昨天下午2点左右,刚回到医院准备坐下休息的罗志坤,听到院领导一声招呼,来不及喝口水,就匆匆将思绪拉回,驾车赶往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干的就是‘救命’工作,得打起精神来!”(都市时报记者 朱家吉 程浩 通讯员 邓忠开 孟磊磊 罗天育 发自鲁甸)

责任编辑:田茂琪【收藏】
上一篇:120急救员遭病人同伴铁棍追打 女护士大呼“不要”
下一篇:广州童装抽检近三成不合格 16款不合格童装曝光(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