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周燕玲) 6月2日,榕江县九名少年结伴到该县一电站游泳,其中,三人溺水而亡。就在前两天,施秉县也发生少年溺水死亡事件,短短3天时间,4名少年的生命就此画上句号,着实让人惋惜。
每到夏天,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事件的新闻就会轮番轰炸的映入眼帘。4月30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4名少年溺水身亡;5月11日,大冶市保安镇3名少年意外溺水身亡;6月3日,四川广元4名学生溺水死亡等新闻,让人为这些稚嫩生命的早逝感到惋惜的同时,也敲响了未成年人的安全警钟。
据了解,全球每天有近500名孩童因溺水死亡,我国每年有3万名左右的儿童死于溺水事故,其中溺水死亡的农村儿童是城市儿童的5倍,而这仅仅是已知的统计数据。教育部的调查显示,溺水正成为暑期学生的“头号杀手”。
虽然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很多悲剧却是可以通过人为因素而改变的。面对悲剧本身,家长、学校以及社会该做什么去告慰那些突然消逝的可爱笑脸呢?
监管人和孩子的安全意识缺乏、学校对儿童安全素养教育的缺失等,是导致儿童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其次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和逞强心理作怪,让溺水死亡悲剧频频上演。
为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合力为学生织成一张“保护网”,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当家长和学校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请不要只停留在“水深危险”的初级阶段,因为叮嘱管教、吓唬管教都绑不住孩子好奇的内心,应把安全教育当做常规教育,想办法让孩子听进去,并意识到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险性以及生命的可贵性。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社区、村委会、家长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切实建立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的联动工作机制。还有就是多教孩子们一些自救知识以及在危险地带设立禁止游泳的标识。
教育界有关人士坦言,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这方面问题尤其严重,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监管。
生命,就在一瞬间,游玩时,谁料想,那是最后一刻的绽放!盛夏临近,学校、家长、社会请织好一张“保护网”,避免悲剧发生。孩子,请不要因贪玩和好奇心而被无情的水吞噬,珍爱生命。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