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生发稿六千余篇 草鞋记者登上中国好人榜候选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2-12 09:32:2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14年2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投票评选活动在中国文明网发布,经中共雷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推荐该县的苗族农民“草鞋记者”张希才,被列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候选人。

图为张希才采访后回家加班整理稿件
图为张希才采访后回家加班整理稿件

  连日来,雷山县广大干部群众在业余时间纷纷为张希才老人投票,同时,省内外许多网民、网友在个人网页、微博、微信及各类QQ群刊文、转载、评论苗族农民张希才“草鞋记者”的传奇人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转载量突破10万余条次。

  2月11日,笔者深入雷山县黄里村采访这位被誉为“雷公山下的草鞋记者”。

  张希才是个没有进过校门的苗族农民,由于爱好业余新闻写作,人们都叫他“草鞋记者”。

  有人问他:你没进过学校,为何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他这样回答:因解放前父亲被抓壮丁一去不复返,姐弟三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熬到解放。全国解放后,他已是十来多岁了,因家里无劳力,作为长子,母亲只好让弟弟去读书,所以他没有机会读书。直到1953年和1958年,大搞扫盲运动时,他才有机会进夜校扫盲。

  说是扫盲,其实只上了一个星期的夜校,张希才从小聪慧,短暂学习时光让他学到不少知识、认识了许多汉字,因此他的老师才给他取名为“希才”,张希才凭着对知识的渴求,硬是一字一句地刻苦学习,经过数十载的积累,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苗乡“土记者”,被多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和特约记者。

  “草鞋记者”张希才,1985年开始从事业余新闻写作,截至目前,30年来他共采写稿件6018篇,被《人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黔东南日报》,中央、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30多家新闻单位采用5753篇,用稿率达95.6%。同时,他发表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金黔在线等省内外多家媒体网络的新闻稿件不计其数。

  今年已75岁高龄的张希才老人,应该“退休”了,但仍然向省内外各大报刊、网络等媒体投稿,为宣传和美雷山奉献余热。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只要我还有一分力,就发一分光,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农民的信息员是应尽的职责,争取写出更多更好的稿件,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贡献。”(李应光)
 

责任编辑:肖默子【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凝冻来袭 选择水路出行的旅客增多
下一篇:黔东南州5条国省道“受冻” 68公里路段凝冻严重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