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55-8222000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今明两天,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40~100毫米、局地150~200毫米;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国办:做好高温防御应对工作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
通知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做好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影响和损失,保障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通知提出七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二要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饮水安全,三要切实强化旱情监测和水源科学调度,四要全面加强技术指导和物资资金支持,五要切实提高抗旱减灾基础能力,六要进一步强化统一指挥和协调配合,七要防止旱涝急转,切实抓好防汛抗洪工作。
通知同时要求,各有关地区将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落实情况于8月7日前报国家防总办公室。
6月中旬以来13省区市遭旱灾
新华社北京8月5日 记者5日从民政部获悉,6月中旬以来,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等13省区市遭受旱灾,已造成594.8万人饮水困难,403.4万人需生活救助。
其中,据贵州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日9时,旱灾已造成遵义、毕节、贵阳、黔西南、铜仁等9市州82个县(区、市)1385.2万人受灾,224.7万人饮水困难,182.2万人需生活救助;饮水困难大牲畜118.1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1046千公顷,其中绝收190.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1亿元。
据湖南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日9时,旱灾造成长沙、张家界、常德、益阳、岳阳等14市州120个县(区、市)957万人受灾,205.3万人饮水困难,141.2万人需生活救助;饮水困难大牲畜54.6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1048.8千公顷,其中绝收15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此外,来自民政部的信息显示,此次旱灾还分别造成湖北306.4万人受灾、重庆199万人受灾、江西125.8万人受灾、浙江59.5万人受灾。
专家答疑
气温预报为何感觉“不靠谱”?
天气预报36℃,实测温度45℃……近期高温席卷了半个中国,不少地区的居民质疑天气预报所报温度“偏低”,甚至做“烧烤”实验展现炎热程度。有关气象专家承认,气温预报确实低于城市居民体感温度,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跟上城市扩张步伐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未来亟待推出更精细化的预报。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龙利民告诉记者,预报气温与居民体感温度的差距是由于测温地点存在差别。以武汉市为例,天气监测以位于市郊的观象台气温为依据。观象台一般设在草坪上,距地面1.5米左右,周边通风,不受阳光直射,这样测出的温度可以排开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准确。
“所以,气象部门目前每天预报的武汉市气温,实际上是东西湖慈惠农场所在区域的气温,要比市中心的温度低2℃。”龙利民说。
除了观象台位置远离市区,居民体感温度高还在于城市“热岛”效应,各类热辐射使人体感觉更加闷热。
湖北省气象局观测处处长杨志彪解释,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实际上是红外线热辐射的积累,而非实际气温。人体跟土壤、水泥等材料一样,接受的热辐射在身上积累,皮肤温度就会高过平时待在阴凉处的体温。
龙利民说,现在城市中都是高楼大厦,而且有些大楼还采用玻璃墙,使热辐射更大,给人感觉的气温也越高。
中央气象台6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未来3天8省份将达41℃
预计今天白天,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东部和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黄淮西部、江淮、江汉、江南和重庆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浙江中北部、安徽南部、福建中部、江西中部、湖南东部和北部、湖北东南部和重庆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