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林业局网站消息,受气候因素影响,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在我国经历了3月份大幅度上升(同比增长55.04%)后,4月份同比下降显著,预计5月份又将回升。
统计显示,4月份,全国新发生林业生物灾害2135.39万亩,同比下降17.75%。其中,虫害发生1368.52万亩,同比下降22.31%;病害发生92.04万亩,同比下降39.01%;森林鼠兔害发生674.84万亩,同比下降1.33%。1-4月,全国累计发生林业有害生物4024.10万亩,同比下降5.30%。
据分析,造成4月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同比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今年3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一些在常年应在4月份才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今年发生期提前到3月份;另一方面是进入4月份后,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下降0.5℃,特别在南方气温较常年下降1-4℃。
4月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面积较大的省份主要是内蒙古、新疆、辽宁和四川,分别发生489.53万亩、261.71万亩、145.39万亩和112.48万亩,主要危害种类为森林鼠害、春尺蠖和松毛虫。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5月份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及东北西部平均气温将较常年偏高2-4℃,其余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降雨较多。
受此影响,结合各监测站点林间调查数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预测,5月份:黄淮、华北等地美国白蛾幼虫将陆续进入危害高峰期,辽宁一代幼虫开始出现危害;黄淮、江淮和华北南部、东北南部等地杨树舟蛾、杨树天牛、杨树溃疡病等常发性病虫危害上升;西北林果病虫危害增加;西南地区松毛虫、切梢小蠹、松褐天牛持续发生;华南、华中等地松赤枯病、油茶炭疽病发病明显;舞毒蛾在东北将有所上升;鼠(兔)在北方危害趋缓。
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供相关服务,做好应急防控各项准备,以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