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千年古都频现古墓葬 凸显三晋丰厚文化遗存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5-10 17:05:48  来源:  

  入春以来,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山西太原展开大规模道路施工改造工程,对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令市民收获“意外惊喜”。近年来,太原市道路施工过程中曾挖掘出多处古代墓葬,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时期,一次次墓葬的“重见天日”也令世人对文物大省山西留有更多期待。

  5月9日晚19时许,在山西省太原市正在改造中的并州路塑料公司路段,施工方在开挖土方时发现一处明清时期的古墓葬。10日上午,该路段尘土飞扬,记者在墓葬周围发现一具头盖骨和多段骨头,并有些衣物残片散落周围。现场围观群众络绎不绝,纷纷俯身望去,惊叹不已。

  “我在这附近生活了40多年了,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感觉比较新奇。”市民李女士说。也有网友戏称,“太原历史悠久,这次修路到底能挖到多少古墓呢?”记者稍加梳理发现,近十年内,太原市因施工发现多处古墓葬,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

  2003年,太原市小井峪乡沙沟村村民在为工地拉土方时发现三座宋金时期墓葬和一座南北朝时期的墓葬,文物专家人物其考古价值极高,在中国尤为罕见。次年,太原市华北工学院发现三座宋、金时期古墓葬,距今已700多年历史。2005年,晋祠宾馆院内的一建筑工地,民工在挖电缆沟时发现一处金元时代的八角墓葬。2007年,太原市大同路迎新街段工地内也曾发现一处金元时期的墓葬。2009年,太原市双塔东街一工地发现一处唐代古墓葬。墓内发现尸骨两具,陶灶等随葬品若干,作为历史遗存,这处古墓对研究太原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价值。

  5月3日,中国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大省山西新增181处,位列中国之首。截至目前,山西省以452处国保单位领跑全国,比第二名河南省多出95处。因此山西人戏言,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物遍地都有。

  有文物专家表示,山西地大物博,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经常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价值不一的古代墓葬。一方面满足了现代人对古代文物的猎奇心理,更重要的是加强施工单位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无论价值高低都是山西五千年文明的见证,应当把这些历史遗存保护起来。

  有着四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太原是龙潜之地,历史上许多皇帝都与这座城市有过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龙城。前秦、东魏、北齐、北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曾定都于太原(晋阳)或以太原为政治中心。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胡健)

责任编辑:金娅【收藏】
上一篇:“文化中国·名家讲坛”讲文物收藏为海外侨胞服务
下一篇:凤凰古城收费“满月”:陷舆论风暴让人寒心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