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全国妇联十届六次执委会议召开 沈跃跃当选主席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5-07 17:36:56  来源:  


沈跃跃

  全国妇联十届六次执委会议5月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为全国妇联主席。

  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就有关人事事项作了说明,对陈至立同志领导全国妇联以来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充分肯定陈至立担任全国妇联主席期间作出的重要贡献,对沈跃跃当选全国妇联主席表示热烈祝贺,要求全国妇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基层、服务妇女,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凝聚广大妇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展现巾帼风采。

  陈至立热烈祝贺沈跃跃当选全国妇联主席。她说,近5年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全国妇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服务大局,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办实事,让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妇联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她向各级党委政府、全国妇联历届领导、全体执委、书记处、各级妇联干部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沈跃跃在当选全国妇联主席后讲话,对陈至立同志为妇女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各级妇联组织和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妇联工作的基本要求,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竭诚为妇女群众服务,建设好“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引领妇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建新功。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在主持会议时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党中央领导下,在沈跃跃同志带领下,发扬陈至立同志为我们树立的好作风、好传统,以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举措,进一步推动在全社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推动妇联工作创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妇女十一大。

  据悉,从今年3月份至此,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主要领导都已实现新老交替。

  沈跃跃简历

  沈跃跃 女,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宁波人,1977年5月参加工作,198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

  1977—1978年 浙江省宁波市镇安副食品商店职工

  1978—1980年 浙江省宁波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学习

  1980—1983年 浙江省宁波七中教师、团委副书记

  1983—1984年 浙江省宁波团市委副书记

  1984—1986年 浙江省宁波团市委书记

  1986—1991年 浙江团省委副书记(其间:1990.09—1991.07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1—1993年 浙江团省委书记(1990—1992年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

  1993—1997年 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

  1997—1998年 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1995—1998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1998—1999年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9—2001年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1—2002年 安徽省委副书记

  2002—2003年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2003—2007年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2005.08),人事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7—2007年 中央组织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兼机关党委书记,人事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7—2013年 中央组织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

  2013—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

  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人民网·中国妇联新闻网资料,2013年5月)

责任编辑:金娅【收藏】
上一篇:中缅油气管道施工顺利 石油管道年底或可试运行
下一篇:武汉“城管革命”两年迎毕业考 专家建议量化标准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