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80后90后年轻人掀"叹老之风" 被批损斗志矫情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3-18 10:16:47  来源:重庆晨报  



  专家

  叹老或因话语权不受尊重

  “‘小富即安’思想在青年人中泛滥,让他们缺少英气,变得暮气沉沉。”本次调查受访者、退休中学教师陈启刚告诉记者,年轻人普遍“叹老”,与当前社会压力较大有关。在他看来,是住房压力、竞争压力,让年轻人喘不过气来,提前进入“衰老期”,变得谨小慎微,失去斗志。

  为什么一些年轻人爱叹老?62%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压力太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的体现;26%的人认为,叹老是因为一些人在竞争压力下感觉自己变得世故圆滑。

  重庆市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医师、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冉江峰,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也经常碰到很多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叹老。

  冉江峰认为,不少年轻人叹老,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感到迷失,害怕自己跟不上潮流、达不到“成功标准”而产生危机感。叹老,则是他们不敢面对现实、对现实感到力不从心的一种体现。

  对于“叹老之风”盛行的原因,调查中,12%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一些人期望自己变得有经验和成就;9%的人觉得是因为一些人希望在更年轻的人面前倚老卖老;6%的人选择“为了掩饰错误、逃避责任”。

  冉江峰认为,年轻人“叹老之风”盛行,还源于当前社会很多年长一辈对年轻人的很多个性观点与行为表现出不认同。为此,一些年轻人故作老成,希望与长辈平起平坐。冉江峰指出,我们社会有“尊老”、“论资排辈”的传统,使得“老”成为“有能力”、“有经验”的代名词。“就像很多父母总说,‘你就听我的,因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年轻人会模仿长辈的倚老卖老,将‘年龄’与‘权威’划等号。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年轻人创造力的培养。”

  冉江峰建议,整个社会重视年轻人的叹老心态,营造尊重年轻人话语权的环境。另外,年轻人应保有锐气,而这种锐气是创新的原动力。如果年轻人普遍叹老,会让整个社会笼罩在暮气之中,缺乏创造力和活力。

  本次调查中,81%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一代应勇敢挑起时代重任,批“叹老之风”有损斗志,很矫情。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40岁创业,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42岁起家。此前,他们都默默无闻。”冉江峰说,年轻人偶尔叹老,大可一笑而过,但如果形成叹老的习惯,甚至形成“老”的思维惯性,不利于自身发展,甚至国家前景堪忧。

  据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的一份调查,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的多是中年人,平均年龄为38岁,其中40岁以上者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8.01%。
 

责任编辑:谢星【收藏】
上一篇:官员财产公示犹如“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下一篇:康有为五代孙女成“警幻仙姑” 兼任形象大使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