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丹寨一村民 专门给人移木房(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0-11 16:51:2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已校正完工的木房

  村民家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木房下塌了、偏斜了咋办?要将整栋房屋移动几米远或更远又咋办?丹寨县一村民自称是“三代单传”的这种被称为“木房移动技术”的民间技艺,既能帮助村民将木房进行快捷式的移动,又能在短时间内使下塌木房、偏斜木房达到升高、校正的目的。据称,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省钱、省力、省时。

  此技术的传承者吴如帮,是丹寨县兴仁镇翻杠村农民,今年40岁。吴如帮告诉记者,这项被他称为技艺的“木房移动技术”是他爷爷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爷爷传给父亲后又传到他手中,属三代单传。吴如帮自小就跟父亲学习这项技艺,父亲逝世后,到现在他独自已运用这项技术已有25年。连日来,丹寨县排佐村村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村道扩宽,房屋改造。而这个“木房移动技术”此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凭经验完成

  就在几天前,村头一户人家的木屋档住了村道的建设,必须后移,吴如帮花了两天时间就将整栋楼向后移动了3米,整个过程王明生看后觉得很惊奇。所移动的这栋木房是农村标准的一栋两层楼房,只见吴如帮在每根柱子下面都被一个“丝鼎”抵住,每根柱子都有一个人在扭动“丝鼎”,大家同时扭动,在力的推动下促使房屋慢慢移动;在房屋的每排木壁下,都由上下两块木板垫住,木板中间放了很多个圆木滚筒,房屋移动时,起到帮助滚动的作用。所需的移动工具除了“丝鼎”之外,还有千斤顶、钢丝绳等。


移动木房用的滚筒

扭动丝鼎推移木房

千斤顶抬高木房

  “这几天我在帮一户村民家的老屋进行较正与抬升。”吴如帮带着记者走近村民王明生家,指着这栋基本已完工的两层老木房对记者说。户主王明生称,他家这木房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父辈们建房时只是简单地在木柱下用几块大石头来支撑和承重,基脚不稳固,加上地质的原因,天长日久整栋重达30多吨重的木房便向一侧倾斜,如今倾斜很历害。于是,王明生请来了吴如帮,在吴一个人的鼓捣下,才3天功夫,房子扶正了,木房下陷处又抬高了一米多。“现在这栋木房只等用砖块和混凝土将底层砌成砖墙便永远牢固了。”王明生说。

  “其实这种技艺并不神秘,只是借助一些建筑施工具来操作,使用一些技巧来完成而已。”在村民王明生这栋老木屋里,吴如帮向记者介绍和演示了如何将木屋校正、抬升及移动的技术活。


吴如帮

  这里面所用的工具是大家都基本熟知的千斤顶、钢丝绳、滚筒、抓钉等,只有一种叫“丝鼎”的工具少见又最重要。吴如帮坦言,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也不需要绘图纸,全凭自己的丰富经验来完成,但很多人都想拜他为师,他不愿。“我只想把它传给我儿子,希望他以后与我一样能找碗饭吃”。

  传承人吴如帮,一年四季运用这套移房技艺奔走于丹寨县农村及周边县市农村,为很多农户解决了问题,也增加了他的收入。目前,找他预订工程的订单,已排到了明年春节前。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雷山隆重举行“九·九”重阳节文体活动”
下一篇:黔东南现有百岁老人115位 从江出现一对“百岁夫妻”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