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山东曲阜籍的战士赵松成一次剿匪战斗中牺牲,长眠在了黄平县野洞河乡新华村富塘寨。近日,新华村的群众自发组织,为英雄修墓立碑,把他的“陵园”打造成新华村自己的“红色教育基地”,让子孙后代都来瞻仰。
为亲人扫墓
近日,记者到新华村进行了采访,这位解放军战士的坟墓就在公路边,旁边有一片树林,环境清幽。但是,这坟墓变样,因为它的四面都填上了泥土,要不是顶上插着两根秆子,还认不出它是坟墓。
退伍老兵王明俊在墓前讲述赵松成的英雄事迹
当地村民解释说,前年,有挖机在坟墓下的田地里挖掘,便暂且将挖出的泥土堆放在坟墓边。“当时我们就有修缮坟墓的打算,让它一次性大变样,所以暂且未将泥土清走。”
坟墓上的两根秆子,还是今年清明节,村民们“挂亲”时留下的,当地村民把这位牺牲的解放军当亲人,每年清明都带着儿孙来祭扫。“文革期间,管得严,但我们也悄悄来。”84岁的退伍军人王明俊说。
板壁上的标语:当土匪只有死路一条
在富塘寨参观时,记者还在一户农户家的米仓板壁上发现当年解放军留下剿匪标语:“当土匪只有死路一条”。标语的一些字迹,还十分清晰,多年来,这座米仓一直被当文物保护。
拦截逃路 战士捐躯
当地多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位解放军是死于一场激烈的剿匪战斗。
根据推断,战斗发生的时间应当是在1952年的8月份。亲历了这场战斗的村民罗少华说,当时他只有8岁,战斗发生前,盘踞在黄平鸡山的土匪田司令、朱绍臣部押解一名叫梵启奎的人(几年前才去世)到富塘寨,因天色已晚,便在寨里休息。
当年的土匪匪首朱绍臣等,就住这个屋
夜里,解放军去黄平鸡山端土匪老巢。经富塘寨时,发现当地村民王安荣家的油灯还亮着。因为此时已是凌晨,解放军感觉到有些异常……于是,负责侦察的同志摸到了王安荣家门口,发现这里住着土匪,而且哨兵已熟睡。
发现匪情,这支剿匪部队立即通知了在附近执行剿匪任务的其他队伍。凌晨3时左右,战斗打响。
“当时,解放军先放炮,然后吹洋号发起冲锋。”当年只有7岁的村民罗少勋说,一位解放军的营长在冲锋时中弹,倒在了罗金平家屋檐下。
解放军的营长身负重伤,倒在这里
这几位老人,亲历了当年的战斗
战斗发生前,匪首朱绍臣、田司令下榻在村民罗金平家,门外传来枪炮和喊叫声,两位匪首惊慌失措,慌忙起床,衣服也没有穿好便带领部分部众落荒而逃。
解放军指挥员发现之后,下令包抄,牺牲的战士和战友得令后,挡住了朱绍臣一伙的去路,双方发生激烈交火。战斗中,这位解放军战士英勇牺牲。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