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黔东南人民政府网消息 5月16日下午,州委书记廖少华在州委秘书长耿生茂、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陈应勇的陪同下,率州编办、发改委、财政局、农委等部门负责同志到州商务局调研指导工作。州商务局张文贵局长就2010年以来商务工作情况进行专题汇报。
2010年以来,商务部门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充分发挥综合部门职能,改变了商务部门几十年来“无作为,无形象,无声音”的局面。一是 “先导机制,跟进机制,扶持机制,协作机制”四项运行机制的创建改变了商务部门几十年来“无目标,无规划,无协作”的工作现状,并在全省得以推广宣传;二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省商务厅已预安排我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760个,资金达1700万元,项目资金数在全省各地(市)中最多;三是推动炼油厂项目取得实际性进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已同意在贵州建设炼油厂项目,目前正在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在黔东南州开展前期工作;四是商贸服务业、外贸外资和口岸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以来,商贸服务业、外贸外资各项指标增速在全省靠前,并实现了2012年首季“开门红”。口岸建设工作已启动编制项目建设规划,省口岸调研组表示将推荐作为继贵阳、遵义后的第三个地区实施口岸建设项目。
廖少华书记对商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州商务局2010年机构改革以来,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措施有力,工作干劲十足,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商务工作局面。最后,廖少华书记指出了几点指导性意见,一是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商务部门作为重要经济综合部门的作用。商务部门承担第三产业的大部分工作,要积极探索商务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二是要尽快研究一个消灭城市、乡镇马路市场的方案,用3-5年时间消灭马路市场;三是进一步理清口岸建设思路,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四是进一步推进炼油厂项目,争取省政府同意在我州开展前期工作;五是要加强与施秉县沟通对接,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选择在中药材生产基地先建一个小型的农贸市场;六是各县市(区)从事商务工作人员少问题,要给出一个指导性意见,明确每个招商和商务局有4-5个人从事商务工作。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