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主导产业”挺起发展“脊梁”
台江生态保护良好,生态资源优势明显。水利、风能资源尤其丰富。如何将这些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进富民兴县事业,加快县域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该县把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台江“山水林矿”等资源优势,坚持“起点高是财富”的指导思想,轻装上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产业”,将台江工业历史“欠发达、欠开发”优势,转化为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最大优势,大力推动绿色基地建设。
为此,该县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措施、一张工作计划表”的要求,找准今后五年以及更长时期台江产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目标,高起点制定产业规划,着力发展森工产业、矿业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型能源五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全面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
该县还大力引进新型能源开发项目,建设绿色能源基地。2011年5月6日,投资约10亿元的贵州台江红阳风力发电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将大大加快台江绿色经济示范县的建设步伐,给台江及周边县市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该县还高标准、高起点抓好旅游规划和建设,精心打造天下苗族第一县生态旅游品牌,带动旅游观光等系列相关工业链条产业,促进能源开发与旅游业互动协调持续发展。规划建设高速路口苗族风情园和凯里至台江的320国道旅游聚集区,展示台江“天天姊妹节、处处木鼓舞”形象。加大水力发电实施力度,加强台雄电站、展阶归电站、展新电站等水电开发建设,在岩寨电站蓄水发电的基础上,抓好库区的水利和自然风光资源综合开发,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台江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科学发展,把经济腾飞与生态改善有机结合起来,让经济潜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让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大的优化,让地方品位得到了最大的提升。
台江的环境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天蓝了,水清了,街道整洁了,空气干净了,城区空气质量提高了……
宽敞亮丽的秀眉广场区
台雄水库图片
台江夜景
争创新业绩 实现新跨越
“十一五”期间,台江县城建工作,以城镇建设发展为目标,以强化城镇建设管理,提高规划水平,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城乡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绿化、美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总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以来,城区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实施完成,完成了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行政中心广场项目、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城市西区路网工程建设项目以及“五桥一路一堤”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将该县城区规划面积从原来的2.4平方公里扩容增至2.7平方公里,城镇绿化率由原来的20%提高至现在的25%。
“十二五”总体规划将对台江片区的发展定位为人口规模达到15-20万,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定位为规划到2030年,“十二五”规划将使该县的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为50%。此规划依托“天下苗族第一县”品牌,主动融入凯里城市经济圈,将台江县城建设成为特色化的苗族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打造一个特色加工制造业为主、旅游服务功能完整的城市经济圈中心。
快速发展的台江县城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新农村建设交宫苗寨
后发赶超的台江经济开发区
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2009年建区,2012年1月省政府同意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国土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台盘和革一两个园区,其中台盘园区2平方公里,主要以高载能和材料加工企业为主;革一园区18平方公里,产业发展重点为建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木材加工四大主导产业,总体布局和产业规划表现为“一区三组团”,即东北组团、北部组团和南部组团。
开发区建设两年多来,坚持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针和创业、创新、创优理念,实施“工业强区”、“城镇带动”战略,全力推进以“七通一平”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亿元的场平项目已完成投资2亿元,面积2000亩。总投资2300万元、长3.5公里的台盘平水梨树坳“截弯取直”工程目前准备实施路面铺油工程;台盘变电站至平水、梨树坳至田坝连接开发区这两段“截弯取直”工程已完成投资80万元;长2公里的环线道路已全线贯通,长1.2公里的2号道路已完成90%的工程量;828县道改线项目预计4月份动工。投资230万元,日供水量3000立方米的第一期供水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日供水量7万立方米的供水工程已设计规划;2座35KVA和1座110KVA变电站已投入使用,二期2座110KVA和1座220KVA变电站正在规划建设中。配套设施方面,2360套廉租房和公租房项目已进入场平施工阶段,电信、移动通讯基站将于5月份开工建设,科技大楼、标准厂房、车站、加油站、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也正在规划设计中。
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正在落地建房的华胜电源制造厂(干法电池项目)
全成木屋公司样板房
富发木业公司仓库
通过招商引资,全区共引进各类企业9家,其中已投产的500万以上规模企业8家,在建将投产企业3家。另外,有30家企业即将入园,总投资达50亿元。目前,开发区正牢牢把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提速升位、推进跨越”的主基调,大力培育以钒、镁、铅锌、硅为主的冶金、化工、新材料开发利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11年,全区实现总产值6.4亿元,税收4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120亿元,利润50亿元,税收10亿元,解决就业人员12000人。
(吴伟 图片由台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