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城全景
走进台江县,处处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陶瓷墙地砖和大理石开采、华胜蓄电池生产、风力发电等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县城治理工程有序推进,供凯蔬菜基地迅猛发展……
科学思路“掌舵”发展“旗舰”
站在“十二五”发展的关键节点,台江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接过了发展的接力棒,如何让台江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用心决定作为。”县委书记戚咏梅这样要求。站在高点谋长远,跳出台江看发展,新一届领导者坚持解放思想为先导,认真研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回归“正常化”、国发2号文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央行释放紧缩终止信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等诸多利好的叠加释放等国家政策,置身国家、省、州战略大局确定发展坐标,以开放的心态和战略的眼光谋划发展路径。立足本县实际,考量发展现状,新领导班子展开密集调研,下乡镇、走企业、进部门、访百姓,重新审视县情、集纳民意。立足丰富的矿产、旅游和生态资源,从比较优势、特色优势上谋发展,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做文章。“紧紧围绕‘天下苗族第一县’总体定位,按照‘全面融入大凯里,奋力争先黔东南’总体要求,致力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提速升位、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旅游活县、农业稳县、和谐兴县’五大战略,努力建设更有魅力更具活力新台江。”该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奏响了未来五年的发展强音。
从“五大战略”到“全面融入大凯里,奋力争先黔东南”,台江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明晰,路径更加具体,成效更加显著。2012年上半年,该县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分数为74.11分,在全省88个县市中排名第29位,比2012年年底排名提升了49位,在21个指标中,税收收入、GDP、工业增加值、旅游综合收入增速排名在全省全州高居前十位,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提升。
台江民中校园全景图片
节能灯投产生产实况
金牛建材公司厂房
项目“牛鼻子”点燃发展“引擎”
“抓住要害,抓住重点,就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围绕“天下苗族第一县”总体定位,着力推动城镇建设,彰显苗族特色;积极打造风情歌舞,拥有独特展示;深度挖掘苗族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凸显“文化穿在身上、史书从头读起”厚重底蕴,让台江真正成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理想家园”。该县依托台江工业园区平台,通过一批龙头项目的实施、骨干企业的培植,推动台江经济结构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加快建设现代城镇,成为大凯里的重要板块。力争在凯里“半小时经济圈”县份中成为优势增长极,在全州县份综合实力排名中跻身全州第一梯队。为抓好落实,加快进度,该县成立由四大班子“一把手”组成的总协调组和各项工程对应的协调领导机构,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团结协作局面。各部门单位在落实上求快、作风上求实、发展上求真、行动上求果,县四大班子领导靠前指挥,带头实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一项项政策措施不断发力,一个个建设项目发挥效益,推动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勇气和信心在该县干部群众心中激荡。该县分别于2011年8月26日、2012年3月20日、2012年5月21日举行了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形成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投资强劲拉动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该县共签约项目90个,签约资金139.42亿元,占州级年初下达目标任务150亿元的92.94%,累计到位资金18.82亿元,占年初下达目标任务22亿元的85.56%。其中:开工48个,开工率92.3%;投产9个,投产率17.3%;资金到位18.82亿元,资金到位率27.46%;入园数27个,入园率51.92%。一批重大项目、优势项目、特色项目开花结果,引领带动县域经济强势增长。
世界独一无二的独木龙舟
享誉中外的贵州苗族姊妹节
勇敢者的游戏-舞龙嘘花
中国最佳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翁密河漂流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