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全景
这是快速发展的十年。
十年风雨、十年秋实,一个个骄人的成绩催人奋进。
十六大来,麻江县坚持“优化壮大第一产业,提高增强第二产业,培育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三敢”精神,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扎实苦干,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年拼搏,经济指标成倍增长
十六大以来,全县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3.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 17.4亿元,增长了3.1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0倍,第二产业增长4.9倍,第三产增长3.0倍。财政总收入从2002年的3358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23588万元,增长了7.0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2246万元增加到11819万元,增长了5.3倍。
凯麻高速公路俯拍图
十年拼搏,核心竞争优势成形
全县坚持把工业经济放在县域经济的首位,先后兴办谷硐、碧波两个工业园区,发挥了聚集效应。先后引进明达水泥、年产6000吨中药饮片、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园区等一批基础好、规模大、能力强,涉及高新技术、能源、电子科技、绿色环保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全县现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4户,产值从2002年的1383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16570万元,年均增速达30.0%,工业税收贡献率由17.9%提高到22.3 %,工业经济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省2008年重点产业类建设项目之一的麻江明达水泥有限公司
十年拼搏,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全县形成了锌硒米、红蒜、蓝莓、下司犬“四大品牌”,农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1亿元,增长了3.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0元增加到3764元,人均增加2434元。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0.2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在获得“全国百佳林业强县”殊荣后,再次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的“三个同步增长”。蓝莓种植2万亩,荣获“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称号;下司犬顺利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野鸭、野兔、肉鸽、竹鼠、野鸡、野猪、大鲵、梅花鹿等特色畜禽人工饲养成功,初具规模。
碧波乡锌硒米生产基地
麻将蓝莓丰收
种草养羊畜牧产业迅猛发展
十年投入,基础设施明显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25.35亿元,其中,县道油路改造25公里、通村公路820公里,全面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建成8个乡(镇)客运站,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94.9%。建成50个引水工程、13处提灌工程和179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8.0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整村推进建设46个,实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16个,移民搬迁586户/2480人和 6979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逐步改善,外通内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立,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基础和条件显著提升,一件又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大事,通过一年一个台阶的方式已办好、已抓实。
村村通公路:翁东大桥(铜鼓至翁东公路)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