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面前的本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企业技术骨干,2011年1月1日,贵州大部地区由于冻雨或雨夹雪,输电线路出现覆冰,引起了多条线路跳闸。南方电网公司紧急启动雨雪冰冻灾害Ⅰ级预警(红色),凯里供电局迅速启动红色预警,2日,贵州电网公司启动自然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凯里供电局宣布进入一级红色预警应急响应。
守住这张网,就守住了万家灯火。冰灾“大考”,他应对自若。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的声音;哪里有抢修任务,那里就有他的牵挂。
面对冰雪灾害,陈荣沉着应战,按照《贵州电网融冰技术规程》线路方式融冰编制原则,牵头组织研究多种抗冰融冰措施,共编制完成了凯里电网辖区内110千伏线路方式融冰方案,凯里电网方式融冰方案包含39个方案。面对这次冰雪灾害,陈荣拿出了自己组织亲手编制的宝贝,此时他心里有了些底。
“我们在打一场有准备的战役。”经过努力,陈荣一方面积极实施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及时恢复电网供电。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创新思维,制定各种线路融冰方案,全面开展线路融冰工作。仅用8天时间创造了10种融冰方式,以“准、快、精、保、控、抓”六个字打赢了阶段性的战役。
1月3日,零下4摄氏度。据凯里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员工测冰结果,110千伏凯金输电线路覆冰达到15毫米,凯里供电局抗冰保电应急指挥部按照方案,经过协调决定对该线路进行方式融冰。
当日10时30分,凯里电力调度中心通过调整运行方式,开始对该线路融冰,覆盖在输电线路上的冰凌开始脱落,犹如迎新爆竹的“噼里啪啦”的声音格外悦耳,站在导线下面的电力工人欢呼雀跃,由凯里供电局实施的首次方式融冰取得成功。在凯里供电局抗冰保电应急指挥部,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的陈荣,依然精神抖擞。
科技创新的力量
2011年,随着凯里电网飞速发展,电网设备检修技改力度日趋增大,使得陈荣同志更加繁忙,既要抓好日常电网运行维护工作,还要抓电网改造工程计划落实和质量进度等工作,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积极探索电网新技术努力提高凯里电网科技含量。
他在凯里电网大胆尝试网络保护技术在110千伏实际电网上的应用,对凯里电网220千伏开怀变等5个变电站进行立项,正逐步进入实施阶段;针对苗乡侗寨农村电网特点,为减少农触事故的发生,他率先提出微机小电流接地保护装置的概念,并推动该技术在4个110千伏变电站进行成功应用;积极牵头开展对电力输电线路无人机巡线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并成功在3条110千伏线路上开展输电线路巡视工作和电网设备在线状态监测布点建设工作。通过他大胆尝试和带领研发队伍的不懈努力,各项科技项目都得到了很好运用,发挥了科技促进电网发展的作用,为企业“科技强企”打下了坚实的科技基础。研发的《农村低压线路安全保护技术研究》、《集控中心全景状态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获得南方电网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和贵州电网公司科技开发一等奖;《继电保护专业检修》和《移动作业技术研究及应用》获贵州电网公司科技开发三等奖;两个软件获得著作权,一项获得专利。同时带领完成了9座220千伏变电站和7座110千伏变电站集控接入工作,实现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守率将达100%,为企业一体化、规范化、自动化、科学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陈荣副总工程师,当时是生产技术部主任,他经常带领部门一班人,不管大会小会都希望同事能发挥余热,研究创造一些电网建设科技化的新东西,提高电网智能化和科技化水平,这就是他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执着。” 凯里供电局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杨洪芳告诉记者。(_姚瑶 陈举)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