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天柱借清水江文化品牌打造“人文大县”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11-18 09:52:11  来源:  

 

    据贵州日报消息 11月1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名考古专家打开谷歌地图,清水江沿岸新发现古城的正方形建筑遗址清晰地呈现眼前。在天柱县辞兵洲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这座初步断定为至少不晚于明代的古城遗址,无疑又为天柱县委、县政府抢占清水江文化制高点的文化战略增添了重要物证。

  近来,县委提出“打造文化教育新优势、推动特色新产业、构建和谐平安新天柱”的目标,将文教之兴与打造“人文大县”列为首位目标。

  天柱全县40多万人,98%的人口是侗族和苗族,清水江沿岸的民族文化形态保存完好。各民族人民在其间用多种语言自由歌唱的“四十八寨歌场”,历200多年至今盛况不衰,今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所谓清水江文化,在我们这里的定位是指明清以来汉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区域过程中,与当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后,形成的独特文化样式。”天柱县副县长李腾刚认为,清水江文化是天柱文化的基石,也是天柱文化在现代发展视野中独具特色的亮点。

  随着天柱各界对清水江文化认识的深入,各种形式多样、特征鲜明的文化符号进入视野。来自天柱坌处段至瓮洞段的“贵州青”奇石文化,矗立在清水江下游的黔湘北侗社区最具代表的古建筑家祠文化,独特的清水江三门塘、抱塘村落文化景观,历史悠久的青铜器文化、木商文化等都是清水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古发现为深层次解读“清水江文化线”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角和想象空间。去年9月,黔东地区首次在天柱县境内的大规模田野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将清水江文明推进7000年。考古新发现增加了天柱历史的厚度,极大地鼓舞了天柱县打造清水江文化的信心。

  与此同时,围绕清水江文化为线索的文化产业发展也方兴未艾。

  兴建占地108亩的三星岩文化苑文化产业园区,将作为天柱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载体;北侗文化及清水江文化研究中心,整合省内外学术机构资源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抢占清水江文化研究制高点。不仅针对一个个文化符号进行发掘和策划,天柱县还正在构建一个以项目作为依托,政府投入和民间资本拉动相结合的全面文化发展运作模式。总投资上亿元的环形阶梯式斗牛场、文昌阁、体育馆、金凤公园已开工建设,县城鉴江风雨桥已竣工,风雨长廊及影剧院等项目已立项即将开工建设,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建成以后,必将成为天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我们看重的是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清水江文化为依托建构本土文化品牌。”该县县委书记文松波说,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产业的目标界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清水江文化线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整合文化资源,重新唤起清水江沿线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形成文化的自觉意识,为文化的合理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黄欣 王小梅)

 

责任编辑:dreamlak【收藏】
上一篇:蒙启良副省长到炉山循环经济区视察指导工作
下一篇:省、州人大代表到榕江县视察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