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黔东南日报消息 近年来,岑巩县根据11个乡镇的实际特点,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辐射力。该县以“思州”为品牌,以杂稻制种、水晶米和绿茶为主导产品,建设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重点扶持“思州米业”“思州绿茶”等龙头企业发展。该县新引进年产3万吨优质大米和日产50吨思州水晶米稻米加工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
组织现代营销,扩大农业产业化影响力。一是对不同特色产品进行品牌的市场定位和包装;二是加大对产品包装、宣传推介力度;三是采取上门直销、网络传销等形式,扩大品牌农产品的销路。目前,该县已组建运销协会15个,年外销果品达100万余斤,外销猪、牛、羊分别达10000余头、5000余头、2.1万只。
强化组织引导,提高农业产业化的驱动力。该县围绕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按产业发展格局的要求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一个专门班子、一位产业负责人、一位技术专家、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一整套工作措施和相应的扶持政策。
(何生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