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硕果飞入百姓家
——点击黔东南州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
□ 吴会武 周重新
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最出成果、见成效的关键环节。根据中央、省委的要求和部署,黔东南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巩固学习成果,下大气力抓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干成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满意工程。在美丽的苗乡侗寨,各级党委、政府正在用最贴心的方式,把一批批“民生”硕果送到百姓心间。
州委书记廖少华倾情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先后深入黄平、施秉、从江等地,就农业结构调整、旅游经济、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州长李飞跃翻越“两山”洒真情,深入到雷公山、月亮山腹地,帮助山区农民探索脱贫致富路子。
州委、州政府组成的工作组,深入已改制国有企业和实施政策性破产国有企业访寒问苦,筹集资金4000余万元,将凯里纺织有限公司、凯里化肥厂、凯里纸厂共1400余名退休职工及800余名在职职工纳入医保统筹,帮助他们翻修房屋、整修道路、安装自来水、建党员活动室.....
岑巩县客楼乡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以“五情五问”活动主题(认清乡情、问发展良策;了解实情、问致富良方;掌握民情、问事情原委;沟通感情、问所需所盼;办好事情、问衣食冷暖),唱响了全州各级党员干部走访调研、查找并解决突出问题的“真情”旋律。
凯里市抽调60名技术干部与各乡镇街道40名农技人员一道,深入201个行政村蹲点指导,手把手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帮助完成早熟蔬菜种植4005亩,创办各类示范样板点500多亩。
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抽派懂政策、业务精的党员干部组成4个工作小组,深入凯里涤纶厂、凯里棉纺厂、凯里化肥厂等州直企业,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提纲》等小额担保贷款宣传资料,进厂咨询近百余人次,协调小额贷款达40万元。
镇远县在全县12个乡镇建立“一站式”便民综合服务中心,在村党支部设立“村民事务代办中心”,在各个自然村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建立乡(镇)、村、自然寨三级为民服务代理网络。截至目前,全州共建立县(市)政务服务中心16个,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143个,村(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点616个,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
上面这一组组生动鲜活的事例,是黔东南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的真实记录,也是千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的活动成果。
“措施有力、推进有序、初见成效”。这是日前省委检查评估组在我州检查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时作出的高度评价。
黔东南州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中,州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114个参学单位根据整改落实方案提出的任务内容、时间进度,着力在抓整改落实、务求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扎实推动了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有序开展。
领导带头是关键。州委常委会带头确保整改方案落实到位,让学习实践活动的承诺真正“落地生根”。根据近期整改落实督查结果显示:确定在今年内解决的74个子项中21项已完成,安排在2010年前后解决的25个子项正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州第二批各参学单位整改落实方案中明确解决的3041个事项,已落实2101项,正在落实的940项。
解决一大批突出问题。在全局发展上,认真总结推广丹寨排调经验,坚决摒弃“三依赖”思想、消除“三不够”现象,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共识,有力地推动了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着力解决国企职工困难问题;扎好抓好促进就业工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高校毕业生800余人,解决下岗再就业3745人,帮助23.7万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等担保机构,完成担保额1.2亿元。
办好一大批好事实事。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州共有3564个机关单位党支部37066名党员深入基层开展活动36620次,帮扶村3183个、群众57.66万人,整合资金14609万元为群众发展项目3525个,捐款捐物6497.75万元,办好事实事2.79万件,为帮扶单位和群众提出合理化建议2926条。同时,全州建立县(市)政务服务中心16个,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143个,村(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点616个,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
“三保”工作见成效。抢抓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机遇,全州1156个、总投资24.9亿元的新增中央投资项目有序推进。厦蓉高速黔东南境内段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开工建设洛香至黎平高速公路、540公里旅游公路和921公里通乡油路,有效拉动了全州经济发展。一份来自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9月份,全州生产总值完成148.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16.9%,高出全省4.4个百分点。
完善一批体制机制。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废止84个、修改完善449个、新建606个体制机制的基础上,立足长远、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了一批体制机制。清理行政执法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289项,突破行政审批繁琐环节,109项行政许可项目由县市实施;编制并审议了《黔东南州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以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组织编写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起草了《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2010—2014)工作推进方案》等等。
当前,正如省委检查评估组组长陈海若在黔东南检查评估时所言:“要继续加大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力度,做到思想上不松懈、力量上不松劲,把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同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让学习实践活动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