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是茶叶原生地之一,境内至今保存有大量的原生态野生古茶树和古茶树群(园)。同一片茶园当中不同树龄的古树茶有明显的口感和体感差异,不同树龄的茶树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载体,可以多维度研究茶叶的营养成分如何作用于人体神经和帮助人类改善身体机能。
县法院干警在宣传司法保护令内容
当天,县乡领导还深入到古茶树比较集中的雷洞乡厦头村向当地群众介绍古茶树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在村委会召开了座谈会,介绍了《司法保护令》的基本内容,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保护好古茶树的基础上,做好古茶树的开发利用,建议将古茶树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管护;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古茶树司法保护工作,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群众在学习司法保护令
“禁止使用刻划、砍、削、剥损树皮、树枝、掘根等方式破坏古茶树的完整性;禁止在古茶树附近挖沙、取土、取水、倾倒污水、燃放明火、排放烟气、堆放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品;禁止擅自砍伐、移植、运输古茶树;禁止对古茶树使用生长调节剂;禁止私自篡改、破坏古茶树保护措施、保护标志;禁止其他危害古茶树的行为;鼓励以协作共赢的方式在不破坏古茶树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开发保护和利用;鼓励村民委员会在村规民约加入古茶树保护条款和处罚条款。”古茶树司法保护令八项内容跃然纸上。
据了解,黎平县自古以来就有"种茶制茶"、"以茶入食"、"煮油茶"、"喝家茶"等习俗,境内现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古茶树,主要分布在龙额、水口、肇兴、雷洞、顺化、德顺、尚重、德凤、高屯、孟彦等村寨田地边,德化乡老山界、地坪乡弄相山、德顺乡太平山、高屯街道五龙山等有上万亩的古茶树群(园)。
(吴兆容 姚进忠)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