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陈薇院士:正在申请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紧急使用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6-04 09:04:08  来源:科技日报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 2021 浦江创新论坛 6 月 3 日召开全体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出席并发表题为 " 坚持自立自强,完善生物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 的演讲。

  2020 年 3 月 9 日递交新药临床申请、3 月 16 日正式开始临床、5 月 22 日在全世界第一个发表了新冠疫苗临床数据、今年 2 月 25 日药监局批准疫苗附条件上市 ……" 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批准的基因工程疫苗,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单针接种的新冠疫苗。" 陈薇院士回忆了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上市历程。

  图源:新华社

  " 新冠疫苗第一针打在武汉,给了我们很大的科研自信。" 她感叹。

  在她看来,强大的科研自信来源于多年积累和国家对科技的持续投入。

  "2018 年是我们国家实施免疫规划 40 周年,我们每年国产疫苗 10 亿剂次,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也是我们国产疫苗在整个计划免疫和防控传染病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她说。

  同时,之所以能快速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与国家持续的科技投入分不开。她介绍道,科技部从 "863 计划 " 起就投入大量经费支持疫苗研发。" 我们现在做的腺病毒的新冠疫苗,2003 年就获得了‘ 863 ’的资助,从埃博拉就开始做的。" 她解释道,腺病毒载体类似一个火箭,要做什么疫苗就相当于你要搭载什么飞船。有了这个火箭,发射什么航天器就容易多了。

  对大众很关心的病毒变异对疫苗的影响,陈薇表示,现在对疫苗影响比较大的是南非株,其团队针对南非株也在进行临床申请,希望能通过变异株增强疫苗的免疫能力,把变异毒株覆盖。

  陈薇还提到,其团队正在研究双非疫苗,即非注射、非冷链疫苗。" 现在疫苗都是通过注射,但其实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接种的,比如雾化吸入,我们去年 8 月份最早发表了非注射疫苗的研究结果。去年 9 月 29 日在武汉开展临床实验,是吸的。"

  她解释说,雾化吸入式疫苗只需针剂疫苗的五分之一的剂量,且不用一瓶一瓶装,疫苗瓶子的瓶颈问题也可以解决。" 现在打的疫苗如果雾化吸入还有黏膜免疫。" 陈薇说," 药监局已批准了扩大临床的批件,现在我们正在申请紧急使用。"

  资料显示,所谓雾化吸入免疫,即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而这种免疫是通过肌肉注射所不能带来的。通常,通过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只能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此外,使用雾化吸入方式免疫是无痛的,且拥有更高的可及性。(记者:操秀英、刘垠)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H&M、耐克等被点名!海关总署通报进口儿童用品情况...
下一篇:广州一无症状感染者为高三学生,医院为其设独立考场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