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出台村寨保护新规,违规最高罚款 50 万元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12-25 13:59:20  来源:天眼新闻  

  12月23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召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条例》修订情况,该《条例》将于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届时,黔东南将对民族文化村寨实行分级保护,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最高罚款50万元。

发布会现场

  本次发布的《条例》已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0年4月29日修订,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0年9月25日批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分为六章四十四条,其中第九条规定:民族文化村寨实行分级保护。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国家命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划为一级保护村寨;列入省级名录的传统村落、省级命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划为二级保护村寨;其他保有传统建筑风貌的村寨划为三级保护村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图解

  针对一、二级保护村寨,《条例》明文规定了八项禁止行为,分别是:建设与传统建筑风貌不相符合的砖混结构、钢结构和平顶、玻璃幕墙等建筑;进行与传统建筑风貌不相协调的贴瓷、安装铝合金门窗、彩瓦等外部维修、装饰;乱占土地、开挖山体、砍伐林木、填占河塘以及渠化河堤等影响和破坏自然与人居环境的活动;损毁或者擅自迁移、拆除传统建筑;修建与传统建筑风貌不相协调的寨门、广场、大型游乐设施等建筑物、构筑物;安装影响民族文化村寨风貌、特色的广告、标牌等设施;设置储存和生产易燃、易爆物品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等的设施、场所;其他破坏和影响民族文化村寨整体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的行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

  在明确法律责任方面,《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此外,对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单位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第二次联席会议圆满召开
下一篇: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关于推行周六错时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公告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