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4 日 15 时 26 分,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在 N24 采区边界运输石门发生透水事故。16 日 16 时,遇难人数增至 5 人,失联 13 人。
官方通报称,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决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四川煤监局、应急管理厅、宜宾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并邀请省纪委监委参与事故调查。
━━━━━
五天四夜 13 名矿工生还
2019 年 12 月 18 日,凌晨 1 时。来自内江的应急救援支队长邓斌听到,正前方水面上方传来钢管敲击声。他们立即停下排水、架设管道。
敲击声意味着有人求救。邓斌等人喊道,“有人吗?”敲击声再次传来。随着水位降低,一个通过 pvc 塑料管包裹的纸条,从井道钢管里冒出来。
被浸湿的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没有上水。”凌晨 3 时,随着水位下降,56 岁的矿工刘贵华涉水走出来与救援队伍汇合,并称 13 人全部活着。
45 分钟后,救援人员连线指挥部报告,已有一支救援小队进入被困区域,再次确认其余 12 人状况良好。
在救援队员护送下,12 名矿工陆续走出涉险巷道。宜宾市矿山救护队队长陈华称,“在涉险巷道中部位置遇到最后一名矿工胡勇,他精神也不错。”
根据通报,18 日早晨 7 时 55 分,经过 88 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 13 名矿工全部成功升井并送医。经现场医生初步诊断,获救的 13 人生命体征总体平稳。
从事发至获救,救援历经了五天四夜。
━━━━━
“只希望他平安就行”
事故发生后,按照救援计划,救援人员分为 4 个救援梯队,轮流进行巷道清淤,打通救援通道。
此外,救援人员调运 16 台不同型号的潜水泵,对人员被困区域抽水排水,并利用管道向该区域输送压缩空气。
15 日 11 时 29 分,额定流量 220 立方米每小时的排水设备开始排水。但通过观察,发现水位每小时上涨 445mm。
四川省煤矿抢险排水站工程师王雄告诉新京报记者,为加快抽水速度,额定流量 550 立方米每小时的排水设备运抵现场,扬程可达 306 米,“要看井下运输情况与运输条件,预估 5 小时装好投入到工作中。”
“没有新伤亡消息就是好消息。”一名失联人员的家属表示。
据新闻通气会发布的消息,事故区域水位从 16 日 13 时的 138.71m 降至 16 时的 134.08m。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在原有 11 支救援队伍和杉木树煤矿本矿职工的基础上,国家应急救援重庆松藻区域队也加入了救援工作,专业救援队伍增至 13 支,共 251 人。
被困矿工之一胡勇是掘进队的副队长。他的妻子告诉新京报记者,事发前一天他值晚班,第二天继续早班。“我不敢往坏处想,只希望他平安就行。”
━━━━━
矿工靠自带干粮、水求生
与此同时,井下的矿工也在积极求生。
一名此前已经安全升井的矿工告诉新京报记者,事故发生时,他所在的掘进队有 8 名工友在突水点附近作业。洪水来临时,水流瞬间淹没到肚脐处,“他们死死抱住液压柱,才避免被洪水冲走”。
他描述道,等水流平稳后,工人们爬上运输皮带,顺着高处向外爬,“有的工友筒靴都被洪水冲掉了”。等他们到达安全平台后,便乘坐车辆升井逃生,“出井时已是下午五六点”。
这名矿工分析,被困的矿工们所在区域,向内有一条倾斜度约 10 度的上坡巷道,长约几百米。“如果这条巷道没有被淹没,就有生存的空间。”
56 岁的刘贵华是 13 名被困矿工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的妻子陈丽(化名)描述,刘贵华和工人们当时被困在一处倾斜的巷道上,被困区域内气温并不低,约 20 ℃。被困的数天数夜里,工人们轮流打开探照灯,让漆黑的被困区域有光亮照射。而这些天,他们喝自己携带的矿泉水以及井下滴水补充水分,吃的则主要是下井时携带的干粮。
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院长易思章表示,“在井下,他们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空腹、空气质量差,被困的恐惧等。”
据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分析,13 名被困人员全部生还,除了外部科学施救、加紧施救之外,至少有三个重要原因:第一,井下被困人员经验较丰富。第二,被困人员熟悉巷道地形,灾难来临时选择了生存概率最大的逃生方向。第三,巷道内温度维持在 24 摄氏度左右,为大家保存体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
相关调查随即展开
获救矿工赵良海的妻子吴艳(化名)描述,她在医院与丈夫匆匆见上了一面。当时,现场医护人员正在给赵良海检查、治疗。“他的脸黑黑的,人看起来很虚弱。我们没有说话,但他看了我一眼。”吴艳说,确认丈夫没有生命危险后,自己“很激动,很开心。”
矿山急救医院院长易思章表示,目前国家、省市的专家已赴医院指导,其中,四川省华西医院调配了三名专家,在会商后,已制定了完善的治疗方案。
“下一步的重点是继续补充水分,调整其他身体指标的平衡,让他们充分进食。密切观察其他情况,比如有没有基础性疾病及器官功能异常情况。”
据宜宾市委宣传部介绍,此次从省煤矿抢险排水站和重庆等地紧急调集救援队伍 13 支 251 人投入现场应急救援,抽水排水 18 万余立方米,清淤、排障 500 余立方米,打通生命通道 2600 余米。
矿工获救后,与事故相关的调查随即展开。官方通报称,18 日上午,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决定成立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杉木树煤矿“ 12·14 ”较大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四川煤监局、应急管理厅、宜宾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并邀请省纪委监委参与事故调查。
通报称,调查组将认真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彻底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12 月 15 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全省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的紧急通知》,要求在全省深入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
━━━━━
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回顾
● 12 月 14 日 15 时许
四川珙县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 12 月 14 日晚
大型水泵装车抵达现场,芙蓉救援队 30 人下井勘查
● 12 月 15 日 8 时
官方确认事故造成 4 人遇难、14 人失联
● 12 月 15 日 10 时许
新型排水泵运至现场安装,并于当日投入救援
● 12 月 16 日 15 时
被困区域水位下降
● 12 月 16 日 17 时
官方确认新增 1 名遇难者,仍有 13 人失联
● 12 月 17 日 上午
事故区域水位继续下降
● 12 月 17 日 中午
第一批救援队伍及医护人员下井救援
● 12 月 17 日 晚间
第二批救援队近 50 人下井救援
● 12 月 18 日 1 时
救援者敲击管道后获回应,判断井下有人生存,并找到被困者求助纸条。
● 12 月 18 日 3 时
工人刘贵华涉水走出被困区域
● 12 月 18 日 近 6 时
第一批被困工人获救
● 12 月 18 日 近 8 时
最后一名被困工人被抬出,至此,13 人分 7 批次升井获救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