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风中,中医科的医护人员为广大群众义诊,中医科主任、五级中医名医传承指导人黄爱华主任医师亲自为前来就诊的群众进行全面的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服务,并为部分病患者开具了中药处方,向大家普及治未病的知识,送健康知识的同时,也送去了关怀与爱心。
在活动现场,黄主任说:“很多人不了解,以为“治未病”的“未”是脾胃的“胃”,那么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未病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即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jiu是病愈防复,即防止疾病的复发及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治未病的意义,就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达到气血阴阳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让人体少生病、不生病,纵使得病也能尽快痊愈,痊愈后少复发。
目前,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中医科通过专业知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及体质辨识等方法,制定全面、深入的健康调养计划,指导市民如何正确养生,增强体质,改善健康,防治疾病,真正的实现未病先防。“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温馨提示
一年中最严寒的三九天即将来临,是三九养生最佳时期,“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是以"治未病"和"冬病夏治"冬病冬防"为原理。三伏灸及三九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及最严寒的三九天将特定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一些秋冬易发作的疾病,以激发人体阳气、疏通经络、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法。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伏灸和三九灸互为补充和延续,达到冬夏兼治。我科开展天灸治疗已有12年之久,对于易感及中医辨证辨病为虚寒性体质及相关疾病疗效显著。
2019年三九灸时间:
一九灸:2019.12.22--2019.12.30
二九灸:2019.12.31--2020.01.08
三九灸:2020.01.09--2020.01.17
加强灸:2020.01.18--2020.01.27
地址: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中医科(内科大楼4楼)
电话:0855-8218922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