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杨平 摄影报道)3月10日,由黔东南州农业委员会主办的“2016年黔东南州优质稻米鉴评会”在凯里圆满闭幕。鉴评会从我州89个优质稻米样品中分常规籼米、杂交籼米、有色籼米、糯米等四类稻米各评选出前三名并向获奖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
州政府江朝伦副州长、州人大龙世勇副主任、州委吴昌和副秘书长到会指导,特邀参加鉴评领导和专家有:省农委易勇处长、彭义站长、金明副站长、熊玉唐研究员、贵州大学冯跃华教授、省农科院向关伦研究员及州相关单位负责人。
据了解,黔东南州农委于2015年11月份就在全州范围内收集了89个优质稻米样品,在此次鉴评会上,各位专家依次给参评稻米外观及营养、味食品质、综合得分等项目打分,最终,丹寨扬武镇种植的滇屯502品种、榕江县忠诚镇种植的锡贡12号品种、岑巩县的八桂香品种分别荣获常规籼米类第一、二、三名;天柱高酿镇种植的宜香2115品种、天柱兰田镇种植的粳米51555品种、雷山大唐镇小河村种植的宜香2115品种分别荣获杂交籼米类第一、二、三名;麻江贤昌镇种植的红稻8号品种、贵州大学种植的贵大红米品种、雷山大唐镇桃江村种植的雷山大麻古品种分别荣获有色籼米类第一、二、三名;黔东南州农科院种植的苟当2号品种、黎平九潮镇种植的香禾糯品种、从江加榜乡加车村种植的从江香禾品种分别荣获糯米类第一、二、三名。
在举办此次鉴评会期间,州农委还组织召开了黔东南州优质稻产业座谈会,相关参会领导、专家及县、乡镇代表、种植大户代表等畅所欲言,为我州优质稻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据了解,我州优质稻产业的开发起步于2000年,2009年以来我州将百万亩优质稻产业作为全州农业重点产业工作来抓,确保优质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万亩以上。2015年,我州优质稻种植面积102.7万亩,总产46.77万吨。随着“贵广”“沪昆”等高速通道的建成,我州优质稻产品的区位优势得到了有力提升。优质稻米加工企业的产品销量和订单两逐年增加,“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也日趋成熟,尤其以发展订单生产为着力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工企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农民种稻积极性提高,企业利润明显增加。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