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三转”精神,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发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今年一季度,全州纪检监察机关接受群众信访举报658件(次),初步核实反映问题线索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84.3%。立案数同比上升87.1%,其中,县处级干部5人;乡科级干部83人,同比上升84.3%。结案数与上年同期比上升104%;给予党政纪处分人数同比上升128%;移送司法机关23人,同比上升283.3%。
统管线索,快查快办敢“亮剑”。 黔东南州纪委积极推进案件查办体制机制改革探索,2014年11月出台的《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和案件查办统一管理指挥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下级纪委暂存干部问题线索比例一律不得超过10%,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问题线索一律随收随报。”实现干部问题线索的归口管理和案件查办的统一协调指挥。1月16日,黔东南州纪委对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后勤财务科主任科员李凯收受贿赂案进行立案调查。2月10日李凯被移送司法机关。兵贵神速,正是得益于统管线索。黔东南州纪委将省公安厅移送的此案线索进行分析后,州纪委统一指挥调度,由州第六纪工委牵头,抽调5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不到一个月就将案件查结。2月27日,岑巩县纪委对贵州岑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周国益(正乡长级)涉嫌严重违纪进行立案调查,3月15日,周国益被移送司法机关。
“惩腐铸廉”,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建立奖励和保护信访举报制度,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举报,开展党员干部潜在问题线索增量大起底,发布公告全面敦促违纪违法国家公职人员主动向组织说明和交代问题,自觉纠正错误;全面敦促向国家公职人员行贿,涉嫌犯罪的人员主动向有关机关自首,争取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对拒不主动交代问题者,重点是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坚决遏制住腐败蔓延势头。同时,加大查办案件通报曝光力度,坚决做到全面、及时、分类曝光,查办一起曝光一起,大力营造“不敢腐”的强大震慑。2月1日启动“铸廉行动”至4月8日,已通过州级媒体发布27号通告,通报27起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通过严肃查办案件,发挥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