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江阴老人27年坚持用化名捐款捐物感动世人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11-23 09:0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江苏江阴市,有一段关于“炎黄”的传奇故事,一位化名为“炎黄”的人20多年来,每年都会寄出一笔捐款给当地敬老院及希望工程,人们百般寻找却始终查无此人。记者22日从江阴市委宣传部获悉,化名“炎黄”默默捐助社会公益事业27年的老人张纪清被“找到”了,其在向云南鲁甸灾区汇去1000元善款后突发脑梗,被送往医院治疗时,警方经多方查证,证实了张纪清就是“炎黄”。

  1987年6月28日,一位化名为“炎黄”的人,从无锡汉昌路邮电局汇款1000元资助祝塘镇幸福院。从此以后,“炎黄”每年都寄出一笔捐款给江阴祝塘镇敬老院和捐资社会福利事业以及希望工程,“炎黄”还多次在“七一”前夕交纳特别党费,向党的生日献礼,只是汇款地址不断变更。祝塘镇党委曾多次派人到汇款寄出地点明察暗访,然而,不是地址不存在,就是查无此人。

  此后,从1995年2月24日至6月30日的4个月期间,江阴日报周末版每期头版推出一篇“寻找炎黄、学习炎黄”特别报道,开始寻找“炎黄”。一段时间后,“炎黄”通过公用电话打电话给江阴日报周末副刊部,向世人第一次披露了他多年化名行善的动机——“我们都是炎黄的后代,位卑未敢忘忧国,只有保持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振兴中华。”同时,“炎黄”希望大家不要再费心寻找他了。

  寻找“炎黄”的风潮曾几度刮过,却始终不得其名、不见其人。但值得欣慰的是,虽不曾找到“炎黄”,但“炎黄”的精神却如星火燎原,在祝塘、在江阴扎根壮大,并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炎黄”,“炎黄”成了奉献者的代名字。

  今年11月20日下午,一位刚向云南鲁甸灾区汇去1000元善款的老人突发脑梗,晕倒在一家邮政储蓄银行的营业大厅里。接警后赶来的民警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民警发现,老人身上没有身份证和手机,只有随身携带的3张汇款单据,上面的汇款人写着“炎黄”和“黄炎民”。“炎黄”这个27年来让无数江阴人牵肠挂肚的好心人,就这么水落石出了。

  派出所民警许栋超告诉记者,“炎黄”和“黄炎民”这两个名字在公安数据库里找不到,其只能试着在网上搜索,最后的发现却让他惊讶不已:自1987年6月28日“炎黄”首次从无锡市汉昌路1439号汇款1000元资助祝塘幸福院以来,20多年中,每年“七一”前夕,他都会从不同的地方向祝塘敬老院汇款,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钱捐物,资助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累计捐款捐物近3万元。

  “没想到找了几十年不见踪影的‘炎黄’就这么出现了。通过手机传过来的照片一辨认,这位‘炎黄’居然还是身边的熟人。”祝塘幸福院院长吴军政告诉记者,照片中的“炎黄”名叫张纪清,在镇上素有乐善好施的风评。

  在医院病床前,已经恢复清醒的张纪清老人自称,其辛辛苦苦“潜伏”几十年,没想到还是“栽”在了警察手里”,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张纪清一脸无奈,表示自己做的都是些小事,无非是坚持的时间长一点而已。(完)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医院将9旬老人死亡证明写错 致遗体无法火化
下一篇:广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8死1伤 4名死者为儿童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