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傍晚,珠海公安微博发布:6月29日21时30分许,群众报警称,一名儿童在井岸镇江湾中路被针筒扎伤额头,已送医院救治。经了解,伤者为一名3岁女童。据其父母反映,当时女童与父母一起乘坐电动车往尖峰村方向行驶。
经记者多方了解,受害女孩的父亲贾先生来自湖北,在斗门务工。当晚9时多,他骑电动车载着一家人回家,其中大孩子坐在他面前,3岁女儿坐在他和妻子之间,行至斗门图书馆附近路段,妻子发现女儿背上出了很多汗,妻子打算把背包移到胸前,拿毛巾给女儿擦汗。突然“砰”的一声,背包在转移的过程中碰到不知何处飞来的一根针筒,在碰撞过程中“飞针”改变了方向,从女儿头皮上擦过,并扎在女儿头发上。
贾先生说,当时他立即停车,夫妻俩检查发现女儿只是擦破点头皮,有小小血印。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女儿的哭声越发微弱,很快就昏迷过去,前后就十几秒时间。贾先生赶忙将受伤的女儿送往医院,并报警。据昨日记者了解,受伤的孩子送往医院后出现瞳孔放大、呼吸短暂停止症状,在呼吸机上急救十多分钟后,才恢复了呼吸。
贾先生介绍,因为是晚上,事发后并未留意针筒里是否有注射液。针筒有一寸多长,针筒内活塞上有个弹簧,针筒底部有一个黑色塑料垫,似乎是作发射器用的。
到底是谁在晚上突然发射一支飞针?目前警方正在调查针筒的来源,目前没有结论。据女孩家属透露,有法医初步判断,针筒里可能含有“琥珀胆碱”。记者网上查询,“琥珀胆碱”是临床上一种用于麻醉的药剂,大剂量可能导致人支气管痉挛、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也可致心率减慢及心律失常。 (记者陈治家)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