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牛在江湖》栏目开播 为斗牛量身打造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11-20 11:33:5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很多电视栏目,反映的都是与人有关的事,今年,黔东南州电视台别出心裁,推出了一道为斗牛量身定做的栏目,叫《牛在江湖》,目前,这道栏目总计只播出24期,但却已成为了州内最热的节目之一,几乎是家喻户晓。

  《牛在江湖》展示牛王风采

  11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牛在江湖》栏目组采访。还没有走进办公室,就听到了观众的欢呼声,原来,这是栏目的制作人员正在编节目,在电脑屏幕上,两头牛王正在决战,因为其中一头牛王两次将对手抠翻,引发了观众的欢呼。

  在栏目组的办公室里,最有特色的物件,就是悬挂在墙面上的大旗,大旗上书写着“牛在江湖”几个大字,特别引人注目。“这是我们的旗帜,代表我们的栏目团队形象。”《牛在江湖》栏目制片人沈成君说。

  今年40多岁的沈成君是黔东南电视台的记者,也是斗牛爱好者。说起创办《牛在江湖》栏目的经历,他说“有些偶然”。沈成君说,今年初,他做了一个“牛在江湖”的系列报道,反映的是各地精彩纷呈的斗牛大赛。

  “这个节目做了几期就告一段落,不再播放了。”沈成君说,但没过多久,就有观众打来电话询问新一期“牛在江湖”何时播放。此时的“牛在江湖”仅是一个系列报道,还不是固定栏目,不存在新一期播放的问题,沈成君无法回答观众的问题,不过,这倒是启发了他,他产生了开办“牛在江湖”栏目的念想。

  今年6月8日,在黔东南文体综合频道的大力支持下,《牛在江湖》正式开播,第一期节目展示了几头牛王精彩对决的场景,还配上了专业人士幽默诙谐的解说,非常成功,节目播出当晚,就有观众打来电话,询问下一期播出的节目内容以及时间。

  节目播出五、六期后,一些在外地的打工的黔东南籍观众致电索要节目光碟,因为人在外地,看不到《牛在江湖》,想买光碟过过瘾。沈成君非常感动,之后,分别在优酷、腾讯为外地的观众开通了《牛在江湖》网络版。

  “我们每一期节目制作完毕,就发布到相应的网站,与电视节目同步播出。”沈成君说,目前,每一期节目的点击量在5万以上,有力地宣传了黔东南丰富多彩的斗牛文化。

  村民一眼就认出制片人

  由于《牛在江湖》收视率极高,沈成君和他的同事们成了“牛名人”。前不久,沈成君去榕江72侗寨之一的上寨做客,进寨后村民们很快就认出了他,纷纷走过来打招呼,并称他为“牛总”。

  “我不姓牛,我姓沈。”沈成君说。村民们的回答是:“我们知道你姓沈,但我们更喜欢叫你牛总,我们喜欢看你的节目。”

  当天吃晚饭喝酒时,沈成君成了主要“攻击目标”,村民们都朝他敬酒,晚饭结束后沈成君走路打起了“偏偏”。

  据了解,到目前《牛在江湖》已经播出了24期,截至记者发稿时,第25期正在制作中,将于本周日播出。“我们的节目一周一期,周日晚上8点播出。”沈成君说,目前设置的子栏目有“斗牛资讯”、“牛王故事”、“斗牛档案”、“爱钻牛角尖”等。其中牛王故事讲述黔东南本土牛王成长经历,黔东南境内在大型赛场获得过冠军的牛王,均在该栏目上亮过相。“爱钻牛角尖”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小栏目,观众提出与斗牛有关的问题,斗牛专家负责解疑释惑,传播斗牛知识。

  《牛在江湖》播出的时间还不到半年,但由于拥有数万观众而成为了本土知名品牌,该栏目组抓住机会进行品牌拓展,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注册“牛在江湖”商标的申请,目前该申请国家商标局已受理。

  而在制作节目的同时,沈成君还有意识参与一些斗牛赛事。前段时间,2014首届牛王争霸赛在天柱举办,《牛在江湖》栏目组不仅介入采访,还参与对赛事的策划,推出了“斗牛公主”评选活动等,扩大了大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刘宇亭)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我州召开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下一篇:黔东南首座民间民族服饰博物馆即将开馆(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