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丑:再难走的山路也要到这儿拍
今年6月开始,《侗族大歌》剧组在黔东南经过两个月的探寻,在从江县高增乡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侗寨群,包括美德、民主等附近5个侗族村落约1200多户人家。这里的侗寨层次错落有致又相对集中,堪称从江的“千户侗寨”。这里既有寨子,有鼓楼,也有峡谷、有风水林、有梯田、有云海,犹如仙境一般的美让剧组惊喜不已。
电影《侗族大歌》导演丑丑在拍摄现场。(李勇清 摄)
在导演丑丑的眼中,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处女之地,是散落山中的瑰宝,丝毫不逊色于黎平肇兴侗寨和榕江三宝侗寨,在村寨风貌、民俗、文化保存等方面甚至更加完整。
剧组最终将拍摄基地定在了从江,这里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来到从江就是找对了地方。丑丑导演赞叹说,从江的侗寨无论是生活的气息,还是民风民俗的质朴,在其他地方已经很难再遇到,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人们在这里安静的生活,千百年来把农耕文明一代代保存下来,这里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融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即使山路再难走,哪怕走路扛着器材也要去拍,相信这部影片能够带给全世界的观众不一样的惊喜和震撼。
王庆祥:愿为宣传侗族文化尽心尽力
著名演员王庆祥第一次到从江县,就被这里质朴的侗寨和民风民俗所打动。
他坦言,原本自己对从江的民族文化不甚了解,到了从江以后才对这里的侗族的文化、侗族的艺术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他认为,侗族这么多年之所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艺术,比如说侗族大歌,是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种艺术形式。试想一下,站在层层叠叠的侗寨里,人们谈恋爱、聊天都用歌的形式交流,虽然大山离得非常远,但唱侗族大歌的时候,悠扬的歌声可以传的非常远,用这种方式交流真是非常美。
王庆祥在戏中。(张琪 摄)
王庆祥曾出演《一代宗师》、《天下粮仓》等影视剧,扮演的多是古装、军人、警察的角色,这次他首次饰演少数民族角色并担纲男主角那福。剧中的那福是位侗族歌师,拍摄需要唱一些侗族的歌曲,在侗寨排戏的时候,王庆祥学唱了侗族大歌。他笑言自己只简单的学了一点皮毛,在试唱的时候,侗寨的老人对他微笑,路过的人驻足聆听,夸他唱得不错。他自认为唱得不怎么样,但人们还是对他的演出抱有极大的热情。王庆祥深刻感受到,侗族大歌对人们的感染力,以及侗族大歌在侗族人民心中的魅力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要有大歌唱响,总会激发他们对侗族大歌的热爱,这是让他最为感动的。
对于能够出演《侗族大歌》这部电影,王庆祥说是被导演丑丑坚持宣传本民族文化这份努力所打动。丑丑作为一名侗族女孩,从电影学院毕业后,一直励志把侗族的文化、侗族的艺术、侗族大歌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在如今社会人心浮躁的状态下这是很难得的。侗族大歌如今已经引起了世界上许多文化人的重视,王庆祥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认为应该把更多的侗族文化传播给更广大的人,甚至传播到全世界,自己也愿意尽最大努力为宣扬侗族文化、宣传侗族大歌做一点贡献。
卢燕:让外界知道从江景有多美人有多淳朴
88岁高龄的好莱坞著名华裔资深电影人、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终身评委卢燕女士长期为华语电影的发展提供帮助,作为影片《侗族大歌》的艺术顾问和主要演员,这次是零片酬参演。从10月份开始,卢燕进入剧组拍摄,这已经是她今年第二次进从江。
卢燕在影片拍摄现场。(李勇清 摄)
卢燕非常欣赏这里的大榕树和鼓楼。她说,千年古榕郁郁葱葱、鼓楼技艺精湛绝伦,这是世界上少有的,是从江人一代代传承保护的结果,希望这些东西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卢燕在剧中扮演女主角阿莲。(李勇清 摄)
当被问及在剧组拍摄期间的感受,卢燕有太多的感动。她觉得从江人非常纯洁朴实,既亲热诚恳,也乐于助人,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这期间,让卢燕念念不忘的,是从江一位11岁的侗族小男孩感动了她。这些天,卢燕经常到从江鼓楼广场散步,发现广场上的古榕树洞里掉进了一些垃圾,无奈成人无法进去清理。一个小学生发现后自觉入洞把垃圾一一掏出放进垃圾桶,这一幕深深打动了她。事后卢燕得知,这个小男孩名叫孟建龙,是从江县城关三小四年级的学生,而他这所小学平时就注重学生的环保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并已将侗族歌曲、侗族芦笙等民族文化引进课堂。她说,这已经让她看到了从江民族传统和文化传承的希望。
对于侗族大歌本身,卢燕认为,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是高雅的艺术,更应该好好传承下去;传承是一种责任,就如丑丑导演一直致力于保护侗族的文化、宣扬侗族的文化,她这次零片酬支持这部电影也是义不容辞。
在卢燕看来,侗族文化的宣扬,电影是很好方式。以电影这种形式展示侗族大歌艺术,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让外面更多的的人了解侗族人、了解侗族的习俗,了解侗族的文化,了解侗族的歌,以歌代语,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法。而且,要通过这部电影让外界知道从江侗寨的风光有美,空气有多清新,这里的人是多么的淳朴。(李勇清)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