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共青团:用“心”点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梦想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2-28 09:28:2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贵州省黔东南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是一个由苗族、侗族等33个民族聚集的民族自治州。全州16个县市中有14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全国少数欠开发、欠发达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共青团组织,引导青少年成长、组织青少年建功、服务青少年圆梦、凝聚青少年奋斗的使命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黔东南共青团着眼州情实际,紧扣党政中心,把青少年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用“心”点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梦想。

  “热心”开启青少年梦想之门

  “我的梦想是走出山区,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将来用自己的力量来回报家乡。”在与乡团委“梦想起航志愿者”交谈时,台江县老屯小学学生潘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因为母亲患病,家里没有产业支撑,靠父亲打点零工养家糊口,家庭的困难和现状让她忘了还有“梦想”二字。然而在黔东南共青团广泛开展的“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梦想起航志愿者”的热心引导、悉心帮助,她又增强了信心,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梦想。

  用最鲜活的身边事、最亲切的民族语言、最热心的行动、最先进的媒体手段引导广大青少年,黔东南共青团在不断探索更加实用的方式方法。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州各级团组织深入少数民族乡镇、村、学校开展宣讲500余场。与此类似的活动还有“祖国好·家乡美”、“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红领巾心向党”等。这些活动全州一年来就开展近千余场,着力引导了广大青少年坚定信念跟党走。

  “精心”组织青少年建功立业

  在“中国蓝莓之乡”黔东南州麻江县,有一支被称为“乡间火车头”的蓝莓种植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50名青年突击队员带领群众推广种植、技术创新、产品认证、开拓市场,实现了增收致富。与此类似的青年突击队,在黔东南州的工业生产、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旅游发展等领域还有311支、成员1721人,覆盖青年10万余人,有效服务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我终于进城了!这是我50年来的梦想!”榕江县移民老王用侗族方言表达了入住移民新区的喜悦。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向扶贫发起总攻的一项重要举措,共青团黔东南州委积极助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通过联系和发动州内爱心企业和爱心企业家,募集资金236.52万元为榕江县摆王村、摆拉村303户搬迁群众解决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扶持创业发展,在探索扶贫生态移民新模式上展现了共青团的作为。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黔东南共青团努力找准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共青团能为的结合点,除了扎实开展“千支突击队·立功献青春”活动、积极助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外,还深入开展“春晖行动”,礼聘“春晖使者”4959人,落实春晖项目431个、资金2745万元,促成招商项目投资3亿元;不断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动员广大青少年在江河湖泊流域植树造林1.6万亩、280万余株;不断加强青年人才引进,共招募2131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和5批次40余名博士、研究生支教团支援我州农业、医疗、教育和扶贫等方面发展;深入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动员广大青年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大型赛会、扶危济困等。

  “爱心”助力青少年圆梦之旅

  “鼓励村里的青年人敢闯敢试、抱团发展,让他们先富起来,然后带动父老乡亲们就近就业创业,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今年35岁的龙彦平十年前还是一名普通的返乡青年,如今他已成为乡亲们创业致富的“领头雁”。在州、县、乡三级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他在天柱县邦洞镇米溪村建立返乡青年创业产业园,并当选为团支部书记。在他感召下,该园现已入驻创业青年100多名,吸纳农民工560余人,通过发展种养殖,年产值1900多万元。近年来,黔东南共青团把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作为服务青年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青年创业(就业)产业园、孵化园、见习基地、示范基地等平台,以及帮助协调发放信用贷款,切实竭诚服务青年实现创业就业梦想。

  一排穿着破旧衣服的小孩拿着“爱心礼包”作了一个深深的鞠躬,然后唱起了侗族大歌,他们用最高的民族礼节向前来捐赠的哥哥姐姐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这是共青团黔东南州委开展的“美丽黔东南·温暖小脚丫”活动的一个场景。为实实在在帮助青少年圆梦,五年来,黔东南共青团深入推进“希望工程”,共争取到资金约8142万元,援建希望小学、教学楼、食堂等项目78个,资助贫困学生3.6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600余人;积极争取“春晖行动——致公学生培养计划”,输送4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小学毕业生到北大附中免费完成初、高中学业;开展“和谐黔东南三关爱”等活动,组建“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志愿者队伍,建设“七彩小屋”等各类服务阵地,切实将关爱惠及了大量青少年。

  “贴心”成为青少年信任之友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社交圈子缩小成为了一些青少年的困惑,“宅男”、“宅女”、“屌丝”等词一度成为这些青少年的标签。共青团黔东南州委切合青少年实际、贴近青少年需求,策划举办“友爱手拉手”素质拓展等活动,为青少年交流和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共青团在强化组织建设中的有效实践。

  黔东南州施秉县牛大场镇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的称号,几年前大量青年种植户就自发成立了太子参种植协会,但由于缺乏系统指导,协会发挥的作用一直不大。团中央部署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后,州、县、镇三级团委积极指导,在该协会成立了团支部,并联合政府部门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外出考察等,使协会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协会团支部已成为了广大青年的“家”。

  除牛大场镇青年种植户找到了“家”外,在温州打工的黔东南青年王礼堂也找到了“家”。为联系和服务在外打工青年,共青团黔东南州委于2011年在浙江温州建立了第一个驻外团工委,王礼堂担任团工委书记,相继组织开展了创业培训、金融服务、乡情联络、招商引资等活动。之后,广东深圳、东莞等地的18个团工委相继成立,广泛凝聚了游离在团组织之外的广大团员青年。

  “我们要热心引导青年、精心组织青年、爱心服务青年、贴心凝聚青年,努力用“心”点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梦想,帮助他们创造美好未来!”共青团黔东南州委书记罗祖新常常在工作中这样要求。在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黔东南的团员青年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正安工农村一村民拜访唐世友 求解困扰28年的“鬼谜团”
下一篇:青春之歌响彻在黔东南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之路上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