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报道看,体验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医院负责人到兄弟单位“潜伏”当患者确实了解了患者就医难。然而,在我看来,如此体验活动实无必要,医院负责人要了解看病难,其实并不难,只要在本医院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就行了。比如,友谊医院执行院长辛有清以患者身份到同仁医院看病,虽然很早就去挂号,但人太多,挂眼科号没挂上,挂耳鼻喉科也没挂上,由此了解到挂号难。试问,这个挂号难的问题,难道很难了解吗?同仁医院的负责人哪里都不用去,到自己医院挂号的窗口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吗?友谊医院的负责人看到了同仁医院有挂号难的问题,那友谊医院难道就没有挂号难的问题?
对于医院负责人来说,不了解就医难是可怕的,因为只有了解就医难就,才能解决就医难。如果认为就医很容易,或者不那么难,哪会去解决就医难的问题呢?然而,比不了解就医难更可怕的是明知就医难,却不去着力解决,任凭它难下去。报道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北京安贞医院院长魏永祥说:“我要对中医医院提出批评,周五开药周一取药。”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回应:“周五开药周一取药的事我们不能完全解决,但会尽量去解决。我们医院每天调剂中药吨数是8吨到10吨,每天有150个人把药分成小包,将近4万份,一般7服药90秒内完成,劳动量非常大。近期会调整药房让病人在一到两个小时之内把药取走。”由对话可知,刘清泉早就知道患者取药难,解决这个难题也并不太难,但这个难题长期存在,就说明他们知道病人有难处却作为有限。
就医难确实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想让医院负责人了解看病难并进而解决看病难,初衷无疑是好的,但要在实实在在的措施上下功夫,而不必在形式上动过多脑筋。哪怕只是解决一下挂号难、取药难的问题,也总比到兄弟单位“暗访”来得有意义。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