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交部门出台五项举措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亲自上车检查
厦门公交“6.7”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西安公交部门出台了五项举措:一是督导驾驶员严禁“三品上车”,要求做好对营运车辆的安全例检和营运线路、站点的安全排查,进一步强化全体司乘人员防“三品”上车意识,严防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三品”上车。
昨天,陕西省省长娄勤俭专门登上公交车,仔细检查、询问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情况。他强调在加强硬件措施防范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范易燃易爆、可疑物品上车。
西安今天起已开展大整治活动。
济南检查4400多辆公交车 强调安检人员“逢疑必问”、“逢疑必查”
近日,济南市检查了4400多辆公交车,在站点上张贴了禁止携带危险品乘车的公告,同时下发通知,再次强调驾驶员要严格落实乘客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的规定,要坚持逢疑必问,逢疑必查。
南京地铁安检升级 重点车站“三个必查”
厦门公交纵火案发生后,南京地铁提升安检力度和巡逻密度,在人员较复杂的南京南站金属、液体以及炸药探测仪和通道安检全部投入使用。其他重点车站按照“三个必查”即:“大型箱包必查,液体容器必查,可疑箱包物品必查”的要求开展安检。
北京启动轨道交通“地上地下一体化”警务工作模式
北京地铁这两天发布消息称,为加强公交系统安全防范,北京警方已经启动覆盖轨道交通站口、通道、站台、安检点等所有部位的轨道交通“地上地下一体化”警务工作模式,提高公共交通安检等级,要求“逢包必检、逢液必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认为,各地的安检措施有实质性的防范作用,但不能盲目安检,要有针对性。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则认为,大海捞针似的安检,值得探讨。加强公共交通领域安全,要注意新技术的应用,更关键的是要加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管理和应急,多做一些有利于公共安全的措施。
中国之声观察员白宇建议,应该让每一个乘客成为公共交通安全监督员,普及乘客安全知识,培养乘客安全意识。并在车厢内增加报警、通话等硬件设施。 (记者陈庚 吴卓胜 雷恺 马文佳 山东广播电视台田晓梅)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