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非典十年回首: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5-08 11:54:23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3年,随着非典疫情防控的发展,很多新名词走进公众视野,“公共卫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人们问过,公共卫生是什么?这个词语概念的一些重要涵义推动了非典防控攻坚战。十年已过,“公共卫生”走到哪里?变化多少?公共领域、卫生事业,关系你我健康安危。特别报道《非典,十年回首》今天播出第五篇《公共卫生任重道远》。

  何剑峰:第一份“非典”报告的撰写者

  在广州市郊,大型建筑群周边还是农田绿地,2003年非典之后,地方政府拨款5亿在这里建立了广东省疾控中心新大楼。

  何剑峰是这里的首席专家,作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他与“非典”早有交集,他是“非典”第一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撰写者。报告的原稿,何剑峰就放在办公室,他边读边讲关键性字句。

  何剑锋:有一定传染性,有人传人现象,可能通过接触或者是远距离空气传播的倾向,目前没有有效的可靠的治疗,病原体方面搞不清楚……

  2003年1月18号,何剑峰被派去中山市,四人一组做流行病学调查,当时只知道可能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正要爆发。防护措施简单,却要和病人面对面,除此之外,还得一一追溯发病前病人的具体行踪。

  何剑峰:什么时候到哪里,吃过什么东西,跟谁接触过。关键是我要调查几个源头病例,我发现两个源头病例都是厨师,调查这个人从哪里来的,有没有些野生动物什么的,因为他们都已经是躺在那里插着管了。

  何剑峰连夜形成报告上报广东省卫生厅,没有红章没有严整格式,但报告被领导亲笔批示。

  何剑峰:真正见文字的报告,比如说,非典考虑病毒可能性大,在我的第一份报告里完整展示出来了,基本上考虑人传人,当然,写得比较谨慎,“有限”人传人。

  报告建议病人就地治疗,但何剑峰说,因为当时人们对公共卫生没有太明确的概念和意识,转院成了当时的非典病人几乎一致的诉求。这就意味着疾病的传播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何剑峰说,最该做的事,居然做不到。

  何剑峰:所以我们确实也都非常地无奈,法律滞后,就在中山的时候,我最恼火的是转院。我知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至少病人我知道他有问题,我管理他,就地隔离治疗!这是最传统的,但是我居然做不到!

  曾光:他们为什么听我的

  同是2003年早春,在北京,曾光正在指导他的学生做流行病学调查,那时疾病还没有被命名为“非典”。作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一线调查的重要一站就是非典疫情较重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曾光:实际上我们到人民医院的话我是带着思想去的,现在我那些学员有时候都猜不透我,曾老师你现在怎么搞调查?这么严重的情况,你不可能挨着个给人发调查表吧,生死关头啊那是,非常惨烈啊里头。很多医务人员带着病在坚持工作,我们进去以后主要第一个是给他们精神鼓舞。第一次调查组进病房,他们会把真实情况告诉我们,我要的就是这个,我要的就是人民医院感染的真实情况、严重程度。我就在考虑这个医院关不关,不关能不能坚持下去。

  在抗击“非典”过程中,曾光有几件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一是建议关闭北大人民医院并得以实施,一是作为公共卫生专家到中南海讲非典防控。让高层采纳自己的意见,曾光这样解释“他们为什么听我的”。

  曾光:他们为什么听我的,可以这么说吧,是不谋而合。第一是他们特别需要公共卫生专家,他们也在探索,到底面对的事怎么办,为什么流行这么大,控制不了,他们非常想请教专家,但是请教谁?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让他们认识的人。

  “非典”带来公共卫生事业重大转折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之初,公共卫生专家,甚至流行病学调查者有自己的无奈和判断,十年过去,感受依然真切。十年之后,公共卫生事业改变了什么?还有多少可期?

  2003年抗击非典,有人说这是公共卫生事业迈步一跃。在中国疾控中心,曾光把2003年4月看做一个转折点。

  曾光:最大的进步是在SARS中度过的,SARS的前半截和后半截就不一样,如果说时间点的话是四月二十号,零三年四月二十号是个转折点。

  转折之后,公共卫生改变了什么?除了“信息透明”,曾光更看重的还有更多。

  曾光:不仅仅是透明的问题,有很多比透明化更深刻的问题在发生变化。比如说公共卫生公有制的问题,我觉得在SARS之后这个在扭转,公开、公平上也开始有所进步,比如说城乡两元化享受的公共服务一样吗?不一样,城市流转人口的话跟城市人口享受的公共服务不一样吗?

  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操作上,在广东省疾控中心工作的何剑峰感受得很具体,比如对传染病防控来说至关重要的流行病学调查。

  何剑峰:以前的话,这方面就是靠师傅来带。第二,不规范,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现在经过培训之后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有一种这样的思路,有一个流程,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我们是一个团队,在技术方面,应该说跟国际的距离不会差很远,甚至基本上是同步的。

  而公共卫生突发状况的报告,也有新的制度规范。

  何剑峰:这个应该叫横向到底纵向到边,所谓纵向到底,就是中央到地方,到下面的乡镇,比如说,我是某个乡镇的医生,我只要发现有传染病,我一报告,就往上面报了。横向到边,就是这个系统,不但只是覆盖卫生部门的,还有很多突发公共事件都会搭进来,包括所有的医院,各行各业的医院。

  公共卫生事业之路还很长

  十年回首,何剑峰说起2003年做非典流行病学调查的很多细节,他说此时回想就像昨天。

  何剑峰:所以非典应该是我们整个工作经历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间,十年后再回想,就像昨天一样,什么时候干什么,就像过电影一样。

  他认定“非典”给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收获。

  何剑峰:非典之后给我们带来最大的财富,至少,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是一个法宝,第二,我们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广泛参与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业获得进步,如果再来大规模传染病,我们抗不抗得住?曾光打了个比方,就像森林起火,大面积过火应该不会。

  曾光:像森林着火似的,当时那种条件一着一大片,现在我们的监视哨都干嘛,你着一棵树我们就给你灭了,顶多是着几棵树,再了不得了着个几十棵树,那是最严重的,我看几十棵树的可能性都不大。

  对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而言,十年前的非典是场“大考”,在公共卫生从业者看来,路还长。

  曾光:中国不是公共卫生大国,SARS只是从上到下上了一堂公共卫生课,一堂课就算再精彩影响再深,一堂课而已,一堂课就能毕业吗?但SARS以后确实很大的进步,但这种进步离及格还有距离。我觉的一堂课毕不了业,还得上多长的实验课,我不知道。

  有人把2003年的“非典”防控看做“公共卫生”事业重要里程碑。一晃十年,公共卫生事业也经历诸多发展、变化。这个春天,H7N9禽流感疫情突如其来,疫情防控、疾病诊治,公共卫生事业再迎大考,各方合力,用时间和实践交上答卷,公共卫生,路还很长。(刘黎 王娴 郑澍)

责任编辑:金娅【收藏】
上一篇: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为“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下一篇:民政部:4月自然灾害以地震为主 较近年同期偏重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