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京华时报:5年后又临大震国民应对更成熟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4-21 15:41:01  来源:京华时报  

  时隔5年,四川盆地又发生了一次震级强烈的阵痛。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李京表示,经过了汶川地震的考验和这些年的经验总结,对这一次地震的救援,从政府到民众的应对能力有明显提高。

  灾情信息搜集更迅速

  昨天下午,李京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四川芦山地震应急救援”问题时举例说,汶川地震刚发生时,对于灾害信息的迅速收集和分析重视不够,所以对灾情的掌握慢了一拍。芦山地震昨天8点02分发生,9点18分就已经派了直升机前去获取信息、了解灾情。中午12点左右,我们已能从电视和网上看到航空遥感影像,并据此分析受灾情况。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就精确地确定了受灾最重的地区和范围,并派出了专业救援队伍,安排了重型救援设备派往灾区。

  这些反映出我们应急的速度加快了,应急的能力提高了。

  灾情公布更快更透明

  地震发生后,人们最关心震区群众的安危。与几年前相比,灾情公布的效率、频率更加快速透明。地震发生3个多小时后,地震部门就向公众发布了第一次灾情伤亡通报。在手机信号中断时,微信、微博等方式仍然畅通,由于信息畅通,群众对地震的恐慌减少了。

  网民救灾更理性有序

  2008年的汶川地震当中,很多自驾去汶川救助的网民由于设备不专业,专业知识素质并不具备,有时候可能“帮了倒忙”。这次地震发生后,很多人发布“前往灾区十大注意事项”“不要去灾区捣乱”等冷静帖子,更有医生、救援队等专业人士自动集结,迅速前往灾区。

  灾区人民应对更从容

  随着安全避震知识在网络上普及,灾情警示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记者看到,灾区人民应对灾情多了一分从容。芦山县县人民医院的空地上已经搭起数十顶帐篷,医护人员正在紧急救治,护士们正在给家属、救援人员发放免费午餐。在受灾不严重的地区,人们照常吃早饭,遛狗。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海淀区将成为试点:为保障房轮候家庭提供租赁补贴
下一篇:民警假扮白领潜入毒贩内部 被要求当面吸毒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