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军介绍,竹林村采取了集中处理方式,死猪被集中在村里建设的无害化处理池中。记者在一处闲置的农田边看到了王贤军口中的“处理池”,约一平方米的水泥盖子,盖子下面便是处理池。王贤军说,目前全村共有7个处理池,每个池子容量是100立方米,大约能放上1000头猪。“现在我们有三四个处理池,差不多要满了。”
按照王贤军的说法计算,除去腐烂情况,4个池子投满约处理了近5000头死猪。但是从今年前三月份情况来看,这仅占了死猪总量的25%左右,其余死猪去向不得而知。嘉兴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蒋皓承认,嘉兴确实存在一些养殖户乱扔死猪现象。
当地称农户处理死猪不花钱
据介绍,嘉兴市在2009年就提出了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并采取“规模场以户为单位处置,散养密集区以村为单位处置,其他区域分镇划片处置”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了死猪无害化处理网格式体系。
按照嘉兴市目前对于死猪处理的规定,养殖户可以打电话通知由专人上门收集,也可以自己送到填埋场,不需要农户掏钱。为什么还会出现死猪乱丢弃现象?
据蒋皓介绍,嘉兴每年生猪出栏达到450万头,而养殖户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现象,素质比较低,嫌死猪处理麻烦,于是一扔了之,对嘉兴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嘉兴养猪户有10多万户。少数养殖户主要是散户,法制意识、环保意识、社会公德比较缺失。”
嘉兴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人介绍,嘉兴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对河道实行河长制,并对辖区内河道进行分段管理,一旦在河道内发现死猪,都会及时进行打捞,乱扔死猪情况有明显改观。
蒋皓说:“今年会建设工业化处理中心,采用工业化措施、设备处理死猪。”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