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龙山乡河坝村是一个边远、落后的瑶族寄居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维君为了通过培育一批具有创业经验和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1月16日他不顾冬雨严寒深入该村微型企业,解决微型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一到河坝村,赵维君同志不顾泥滑路烂,直奔当地致富带头人龙全章创办的“麻江县河坝靓丽瑶族文化产品旅游开发基地”。
此基地依河而建,装修已接近尾声的砖木结构吊脚楼宇典雅别致,很有民族特色。
赵维君同志突如其来,令龙全章夫妇感动不已,急忙邀请赵维君同志一行到屋里汇报工作。
“这栋楼作为河坝村企业经营民族产品开发、产品销售、民族枫腊染刺绣培训和餐饮等业务点,创办这个基地,起初注册资金5万元,实际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就达70万元,下一步在培训器材、餐饮器具、聘请工人等还得增加投入,才能满足需要。” 龙全章自信地说。
“以前,慕名而来的‘老外’很多,也是一个商机,我们卖一套手工瑶族服饰最低价就是8000元,手工再好点可以卖到10000元。我之前是跑营运的,自有一辆中巴车,从宣威镇发往凯里,生意还可以,但风险很大,总觉得去跑营运了,有一手枫腊染、刺绣手艺的瑶族妇女们找不到致富的门路。所以,索性以40万的低价变卖了中巴车,一股作气投入创办这个企业。” 龙全章慷慨的说。
“门前这条小河也是因为没有人治理,我也给承包下来了,现在河水清澈,河里面的鱼也多起来了。” 龙全章欣慰的说。
“目前存在的困难就是基地缺乏停车场和纺织缕线场用地。” 龙全章苦恼的说。
赵维君同志接过话茬:“这里的民风纯朴,枫腊染技术相当独特,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并嘱咐身边陪同的县微企办负责人,要抓紧做好扶持工作,要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如果企业在融资上存在困难,要积极为企业协调。补助落实问题,对于像这些真抓实干的创业者,要尽快的落实扶持政策,哪怕钱不多,但燃眉之急是可以解决的,要帮助企业起好步。对于解决场地问题,回去后将把这些情况着手研究,并与县民族局、水利、龙山乡政府等部门和乡镇沟通,借风貌改造机遇,借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机遇,积极协调做好瑶乡建设规划,打造好微型企业亮点,发挥好带动效应。”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1个多小时,龙全章在微型创业上遇到的问题基本有了眉目,他紧紧握住赵维君同志的手说:“相信我,一定不会辜负县政府领导的期望,努力通过瑶族文化产品旅游开发基地,带动好河坝瑶族人民致富奔小康。”(王璋茂)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