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元镇教授曾表示,中国的体育比赛总量不够,但我们不需要大量的综合性运动会,而是要借鉴国外经验,多开展和举办单项锦标赛。其他国家的单项比赛、杯赛、锦标赛,都有选拔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的任务。我们的综合运动会,是运动员的集训制,不是选拔制,没有选拔运动员的功能,相反还要把国家队放回各省去参赛捞金牌。卢元镇教授的建议是:拆分这些综合性运动会,拆成一个个单项赛事,用来选拔体育人才而不是用来分金牌。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也有能力举办运动会,而不像现在,凡是运动会,必是大型综合赛会,凡是大型综合赛会,必然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举办。此外,尽量运用市场的手段搞运动会,政府不应过分介入。 本报记者 梁军
观点
节俭办赛将是必由之路
早在去年国务院廉政工作会上,温家宝总理就明确要求,要合理控制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节奏和规模。各申办城市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不要超出自身能力申办;要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必须新建的场馆,要与学校体育场馆建设统筹安排,避免过度建设,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今年九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申办和筹办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和压缩各类综合性运动会规模及支出,简化开闭幕式和火炬传递等。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强调,要将《通知》落到实处。
对于节俭办赛,有学者建议,由体育总局等经验丰富的上级部门替代地方政府,进行统管,并且更多地依靠市场化运作。中国社科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对记者表示,不管怎样去做,节俭都将是今后办赛的必由之路,他说:“十八大以来,中央力行节俭之风已经形成氛围。而且,对主管部门已经有了文件规范。未来需要的是条款的细化,和更严格的监督。”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