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苦差化”难挡公考热 考生称再苦也还是金饭碗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0-18 16:53:41  来源:  

  家在南京六合的陈振,毕业后进了安徽宣城的一家事业单位,两年后又考了公务员,现在他仍想“挪个窝”。5年来,陈振逢考必报、年年准备,“当然还是选择留在体制内,继续参加公考。”

  网友“小雨”昨天上午一直守候审核结果,10点多他在公考群里亮出了未通过审核的原因,工作时间一栏填写的是2010年9月,而他去年毕业,按规定只能算工作一年。他计划到以前的实习单位开证明,看能否延长工作年限,“今年岗位条件限制得都很死,能报的职位并不多,得先审核通过,要不连个考试机会都没有。”

  “清闲而高薪的确有吸引力,不少考生都是冲着这些去的,但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从紧,金饭碗再苦也还是炙手可热的金饭碗。”据专家此前预测,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很有可能接近200万,招录比例高达90:1。

  “苦差化”促角色转型

  公务员“苦差化”、“基层化”,在众人眼里的确“不如从前”,但较之一般性的社会岗位,做公务员还是“香饽饽”。

  据华图南京公司市场运营部经理董增介绍,7月以来,华图在全省13市公考辅导中心滚动开班,每个班学时9天至12天不等,六成报名者是大学应届毕业生,随着国考报名的进行,这两天报名人数又增加近三成。对于具体报名人数,董增闭口不提,但他表示“不比往年少。”

  自12日国考信息发布以来,“考碗一族”迅速释放出早已按捺不住的热情,加入信息交流的大军。目前,江苏考生已建立起5个QQ备考群,人数超过1500人,现各群均已爆满,而入群人数仍在成倍增加。

  有关专家指出,公考剥离“轻松闲逸”,加上“最苦”头衔,要立马扭转趋之若鹜的势头并不现实,但预示着公务员招考方向性转变,从长远看有助于更好地平衡人力资源的分配。专家分析说,公务员变“苦差”,是政务进步的必然趋势。在政务透明、舆论监督的语境下,公务员要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型,是提高公务人员素质不可逆转的方向。此外,公考转型,有助于择业者更理性地规划职业方向,遴选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再一窝蜂涌向“体制内”。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莫言家乡拟种万亩红高粱 斥6.7亿打造旅游带
下一篇:高校“恋爱必修课”陷尴尬 女性生殖知识羞煞男生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